手 shǒu 金文
;小篆
【字形及本义】金文像伸出的五指,其上是五个指头,下部是手臂。小篆与金文相似。《说文》:“手,拳也。象形。”“手”的本义指“腕以下的指掌部分”。
【字义演释】
①腕以下的指掌部分,也指人体上肢。名词。《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紧紧握着你的手),与子偕老(愿意同你白头偕老)。”现如:手脑并用;手舞足蹈。现又引申为“代替人手作用的机械部分”或“动物的感触器”。如:扳手;机械手;触手。
②由“手”又引申为“执”、“拿着”。动词。《公羊传·庄公十三年》:“庄公升坛(庄公登坛),曹子手剑而从之(曹子拿着宝剑跟着他)。”现如:人手一册。
③由“拿着”又引申为“亲手”、“亲自”。副词。《战国策·魏策四》:“吾先君成侯受诏襄王以守此地也(我的先君成侯受襄王之诏来据守这块土地),手受大府之宪(亲手接受了大府的法令)。”
④由“亲手”引申为“手迹”、“笔迹”。名词。《汉书·郊祀志上》:“天子识其手(皇帝认识他的笔迹),问之(问他),果为书 (果然是他写的)。”
⑤由“手”又引申为“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名词。龚自珍《己亥杂诗三百一十五首》之四十回:“何敢自矜医国手(怎敢自持是医中国手),药方只贩古时丹(药方只不过卖了古时丹)。”现如:水手;神枪手;革新能手。又引申为“参与某种行动的人”。如:打手;杀手;凶手。
⑥由“擅长某种技艺的人”引申为“手艺”、“手法”。名词。《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八回:“我也要作几篇熟一熟手(手法),好去诓这个功名。”现如:眼高手低。
⑦由“手”又引申为“小巧的”、“便于手头携带或使用的”。形容词。如:药物手册;化工手册。
⑧由“指掌部分”又引申作量词。多指技能、本领。如:他露了两手绝招;这手草书好极了。
【字义发展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