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 yuān 淵;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字形及本义】甲骨文四周围框像一个大水潭,潭中三条线表示水形。金文变得繁化了,左边增加了水旁,右边是水潭。小篆由金文演变而来。《说文》:“渊……从水,象形,左右岸也,中象水皃。”“渊”的本义指“深潭”。
【字义演释】
①深潭。名词。《荀子·劝学》:“积土成山(土堆积起来成为山陵),风雨兴焉(风雨就在这里兴起);积水成渊(水汇积起来成为深潭),蛟龙生焉(蛟龙就在这里生长)。”《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价值千金的宝珠),必在九重之渊(必定出自极深的潭底黑龙的下巴下面了)。”现如:深渊。
②由“深潭”引申指“回水”。名词。《说文·水部》:“渊,回水也。”《篇海类编·地理类·水部》:“渊,水盘旋处为渊。”
③由“回水”引申为“人或物聚集的处所”。名词。《书·武成》:“为天下逋逃主(〔商纣王〕是天下逃亡罪人的主人),萃渊薮(是他们聚集的地方)。”《楚辞·招魂》:“旋入雷渊(风沙飞卷把你埋入雷室),靡散而不可止些(就要粉身碎骨难以收拾)。”
④由“深潭”又引申为“深”、“深邃”。形容词。《诗·邶风·燕燕》:“仲氏任只(仲氏你有好德行),其心塞渊(诚实深远是其心)。”《列子·黄帝》:“心如渊泉(内心像深泉),形如处女(形貌像处女)。”现如:渊博。
【字义发展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