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 fǔ 輔;金文
;小篆
【字形及本义】金文和小篆左边是“车”,本指车子,这里指大车榜木;右边是“甫”,表声。姚文田、严可均《说文校议》:“辅者,大车榜木。”“辅”的本义是“大车榜木”。
【字义演释】
①大车榜木,即绑在车轮外旁用以夹毂的两条直木,能增强轮辐的载重力。名词。《诗·小雅·正月》:“其车既载(什物已经装好车),乃弃尔辅(丢弃榜木车要破)。”
②借指“面颊”、“面颊骨”。名词。《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俗话所说的‘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其虞虢之谓也(这说的就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
③由“大车榜木”又引申为“辅佐”、“帮助”。动词。《孟子·梁惠王上》:“愿夫子辅吾志(希望先生帮助我达到自己的理想),明以教我(明确地教侮我)。”《孙子·谋攻》:“夫将者国之辅也(将帅,是国君的辅佐)。辅周(辅佐得周密),则国必强(国家就强盛);辅隙(辅佐有疏漏),则国必弱(国家就必然衰弱)。”现如:辅导;辅助;相辅而行。
④由“辅佐”引申为“保卫”、“护卫”。动词。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三秦环卫着长安的城郭宫殿),风烟望五津(遥望你将去的五津,只见风烟迷漫)。”
⑤由“辅佐”又引申指“官名”。旧时最高统治者左右大臣的通称。名词。《尚书大传》卷二:“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古时候,天子一定有四位近臣):前曰疑(在前的叫疑),后是丞(在后的叫丞),左曰辅(在左的叫辅),右曰弼(在右的叫弼)。”
⑥因榜木在大车两旁,所以由“大车榜木”又引申指“京城附近的地方”。名词。龚自珍《乞糴保阳》:“我观畿辅间(我看京城附近的广大地区),民贫非土贫(百姓贫穷,并不是土地不好)。”
【字义发展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