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形义

达  達;甲骨文;金文;小篆

【字形及本义】

甲骨文左边是“彳”,“行走”意;右边是“大”,即“人”。合起来,人在行走,表示畅通无阻。金文繁化了,加“羊”和“止”。小篆由金文演变而来。《说文》:“达,行不相遇也。从辵,羍声。”“达”的本义是“畅通”。

【字义演释】

①畅通。形容词。《荀子·君道》:“材技官能(任用有技术有才能的人),莫不治理(一切都治理得井井有条的),则公达而私门塞矣 (那么秉公办事畅通无阻,走后门的也就堵死了)。”

②由“畅通”引申为“到达”。动词。《书·禹贡》:“浮于济、漯(进贡的物品从济水、漯水用船运出),达于河 (到达黄河)。”现如:抵达;火车从北京直达广州。又引申为“达到”。如:目的已达;达成协议。

③由“到达”引申为“送到”、“传送”。动词。《国语·吴语》:“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我将把吴王送到甬句东居住),夫妇三百 (派夫妇三百人随从),唯王所安(只希望吴王挑选能让您安居的人),以没王年(让他们陪伴到您去世)。”

④由“送到”、“传送”引申为“表达”、“传达”。动词。《史记·滑稽列传序》:“《书》以道事(《书经》可以借知人类行事的成败),《诗》以达意( 《诗经》可以表达情意)。”现如:词不达意;转达;传达命令。

⑤由“到达”又引申为“冲出 (指幼苗出土)”。动词。《史记·乐书》:“草木茂(成长中的草木更加茂密),区萌达(初生的菽豆芽也努力地冲出地面)。”

⑥由“畅通”又引申为“通晓”、“明白”。动词。《论语·乡党》:“丘未达(我对这药性不很了解),不敢尝(不敢试服)。”《汉书·高帝纪》:“且俗儒不达时宜(而且庸俗的儒生不明白时务),好是古非今(喜欢议论说现在不如古代)。”现如:通达事理。又引申为“明智的人”。名词。如:社会贤达(社会上贤德而又明智的人)。

⑦由“畅通”又引申为“通行”、“共通”。形容词。《礼记·中庸》:“和也者(和这个东西),天下之达道也(是天下的共通大道)。”

⑧由“共通”引申为“周遍”、“全面”。形容词。《书·召诰》:“周公朝至于洛(周公早晨到达洛地),则达观于新邑营(就全面视察新邑的区域)。”

⑨由“畅通”又引申为“显达”、“显贵”。形容词。《孟子·尽心上》:“故士穷不失义(所以士人在贫穷时不会丧失道义),达不离道(在显达时不会背离原则)。”现如:达官贵人。

⑩由“畅通”又引申为“豁达”、“心胸宽阔”。形容词。《汉书·高帝纪》:“初(开初),高祖不修文学(刘邦不学习文学),而性明达(但性情开朗豁达)。”

【字义发展图示】

随便看

 

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7:4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