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 gǎi 金文
;小篆
【字形及本义】金文左边是“己”,指本身;右边是“攴”,像手持棒形,有使“己”改正意。小篆由金文演变而来。《说文》:“改,更也。从攴、己。”徐灏注笺:“‘己有过,攴之则改’”。“改”的本义是“改正”。
【字义演释】
①“改正”。动词。《易·益》:“君子以见善则迁(君子见到他人比自己优秀善良,就应当立即追随),有过则改(自己有过失,就果断改正)。”《论论·述而》:“择其善者而从之(选取他们的优点就学习它),其不善者而改之(看到他们的缺点就改正它)。”现如:改错;知过必改。
②由“改正”引申为“改变”。动词。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少小时离开了家乡,年纪老大才踏上归途),乡音无改鬓毛衰(乡音依然无半点改变,鬓发却早已稀稀疏疏)。”现如:改革;改造;改善;改天换地。
③由“改正”又引申为“修改”。动词。叶圣陶《倪焕之》四:“学生作了文,必须认真给他改(修改)。”现如:改文章;改衣服;这扇门太大,得往小里改一改。
【字义发展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