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 chí 金文
;小篆
【字形及本义】金文上面是“之”;下面是“又”,即“手”。合起来表示用手握住。林义光《文源》:“从又,从之。本义为持。又,像手形,手之所之为持也。之,亦声。”小篆左边加“手”旁。《说文》:“持,握也。从手,寺声。”“持”的本义是“握住”。
【字义演释】
①握住、拿着。动词。《战国策·赵策四》:“媪之送燕后也(老奶奶送燕国皇后的时候),持其踵(握住她的脚跟),为之泣(为她掉眼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持其璧睨柱(蔺相如拿着那块璧玉斜看着廷柱),欲以击柱(想拿璧玉去撞击廷柱)。”现如:持笔;持枪。
②由“握住”引申为“掌握”、“掌管”。动词。《汉书·楚元王传》:“王莽持政(王莽掌握政权)。”《论衡·骨相》:“君后三岁而入将相(您三年后将作将相),持国秉(掌管国家政权),贵重矣(贵重极了)。”现作“掌管”。如:主持。
③由“掌管”引申为“治理”。动词。《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所以,安定的国家无法令就会乱),守法而弗变则悖(墨守成法不变,就荒谬),悖乱不可以持国(荒谬和混乱都不可能治理好国家)。”现如:勤俭持家。
④由“治理”引申为“控制”、“约束”。动词。柳宗元《童区寄传》:“行牧且荛(一次区寄正在放牛打柴),二豪贼劫持(两个强盗把他绑架了),反接(把他的双手反捆起来),布囊其口(用布蒙住他的嘴)。”茅盾《子夜》七:“吴荪甫虽然吃惊,却也能够赶快自持(自己控制)。”
⑤由“握住”又引申为“守”、“保持”。动词。《老子》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事情在稳定的时候,容易维持),其未兆易谋(在没有萌芽的时候,容易对付)。”《吕氏春秋·慎大》:“胜非其难者也(胜利不是困难的),持之其难者也(保持住这个胜利才是困难的)。”现如:持久;坚持真理;持之以恒。
⑥由“保持”引申为“支持”、“支撑”。动词。《庄子·渔父》:“左手据膝(左手抱着膝盖),右手持颐以听(右手支撑着下巴听孔子弹琴吟唱)。”《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万一他见了说上两句不知高低的话,奴才持(支撑)不住,所以奴才在这里作难。”
⑦由“保持”又引申为“扶持”、“扶助”。动词。《论语·季氏》:“危而不持(别人遇到危险你不扶持),颠而不扶(别人跌倒你不搀扶),则将焉用彼相矣(那还要你们辅助干什么呢)?”《荀子·解蔽》:“鲍叔、宁戚、隰朋仁知且不蔽(春秋时齐桓公的大臣鲍叔、宁戚、隰朋,仁德又有智慧,而且不受蒙蔽),故能持管仲而名利福禄与管仲齐(所以能扶助管仲治理齐国,他们的名利福禄与管仲一样)。”
⑧由“保持”又引申为“抗衡”、“对抗”。动词。《左传·昭公元年》:“子与子家持之(您和子家说话得体,都是可抗衡的大夫)。”马中锡《中山狼传》:“相持既久(互相对抗已经很久),日晷渐移(时光渐渐过去)。”现如:争持不下。
⑨由“拿住”引申为“携带”。动词。《史记·滑稽列传》:“其人家有好女者(那些小户人家有标致姑娘的),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深怕给那班巫婆、庙祝看中来把她讨去),以故多持女远逃亡(因此多数人家携带着女儿往远方逃走)。”柳宗元《童区寄传》:“持童抵主人所(带着区寄到窝主那里),俞束缚牢甚(把区寄捆得更加结实)。”
【字义发展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