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 mài 邁;金文
;小篆
【字形及本义】金文上部左边是“彳”,表示行走,下部是“止”,指脚;上部右边是“萬”,“萬”是“虫”,有“极多”意。合起来表示脚行走极远。小篆由金文演变而来。《说文》:“迈,远行也。从辵,蠆省声。”“迈”的本义是“远行”。
【字义演释】
①远行、出行。动词。《诗·小雅·小宛》:“我日斯迈(我是天天在出行),而月斯征(你是月月往前行)。”
②由“远行”引申为“巡行”。动词。《诗·周颂·时迈》:“时迈其邦(巡行诸侯那国中),昊天其子之(上天爱他与子同)。”
③由“远行”又引申为“远离”、“疏远”。动词。《楚辞·九章·哀郢》:“众踥蹀而日进兮(谗人奔走钻营日日晋升啊),美超远而逾迈 (贤人只能远远地离开)。”
④由“远离”引申为“超过”、“超越”。动词。《镜花缘》第四十一回:“才情之妙,超古迈(超过) 今。”
⑤由“远离”又引申为“(时光) 消逝”。动词。《书·秦誓》:“我心之忧(我心里的忧虑),日月逾迈(在于时间消逝)。
⑥由“(时光) 消逝”引申为“年老”。形容词。《三国志·魏书·曹真传附曹爽》:“臣虽朽迈(臣虽然老朽),敢忘往言 (怎敢忘记过去说了的话)。”现如:老迈;年迈。
⑦由“出行”又引申为“跨”、“向前举步”。动词。如:迈过去;迈了一大步;向前迈进。
【字义发展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