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 huò 隻;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字形及本义】甲骨文上部是一只鸟,下部是一只手,连起来表示手逮住了一只鸟。金文更像手逮住鸟形。小篆上部是“隹” (鸟),下部是“又” (手),仍是手捉鸟。《说文》:“隻,鸟一枚也。从又持隹。”“只”的本义是“擒获”。
【字义演释】
①擒获。后作“获”。动词。《卜辞通纂》陆肆壹片:“只鹿八(擒获八只鹿),兔二(两只兔子)。”
②因“擒获”的是“鸟”,所以引申为“鸟一只”。读作zhī。数量词。潘岳《悼亡诗三首》之一:“如彼翰林鸟 (如同那山鸡林鸟),双栖一朝只(本是双栖的,一朝失去一个,就只有一只鸟)。”
③由“鸟一只”引申为“一只”。读作zhī。量词。孟郊《哭李观》:“偏毂不可转(车轮毂歪了不能旋转),只翼不可翔(一只翅膀不能飞翔)。”
④由“鸟一只”又引申为“单”。与“双”相对。读作zhī。数词。《宋史·张洎传》:“肃宗而下 (唐肃宗以下),咸只日临朝(都单日坐朝问政)。”
⑤由“单”引申为“独”。读作zhī。形容词。真岷《渡江之越宿萧山县》:“只身千里客(独自一人千里在外),孤枕一灯秋(秋夜孤灯孤枕眠)。”又引申作“单独的”、“极少的”。如:只身(一个人); 片纸只字。
⑥由“鸟一只”又引申作量词。只。读作zhī。《后汉书·方术传·王乔》:“候凫至(候鸟野鸭飞来),举罗张之(扯起网去捕它),但得一只舃焉(却得到一只鞋)。”现如:一只鸡;两只兔;三只箱子;四只船。
【字义发展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