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形义

取  甲骨文;金文;小篆

【字形及本义】

甲骨文和金文像一手拿着一人耳形。因古代战争,杀死敌人的多少,以割耳为证,并凭耳记功。《甲骨文字典》:“像以手持耳之形。”小篆由金文变化而来。《说文》:“取,捕取也。从又,从耳。”“取”的本义为“割取耳朵”。

【字义演释】

①割取耳朵。动词。《周礼·夏官·大司马》:“获者取左耳(被捕获的,割取左耳朵)。”

②由“割取耳朵”引申为“拿”、“拿取”、“占有”、“取得”。动词。《论语·宪问》:“义然后取(应该拿的才拿),人不厌其取(别人也就不会厌恶他拿了)。”《论语·季氏》:“今不取(现在不把它占领),后世必为子孙忧(日子久了,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患)。”《汉书·赵充国传》:“以逸击劳(用精力饱满的去攻击精力疲乏的),取胜之道也(这是取得胜利的好方法)。”现作“拿”。如:取书;取邮包;到银行取款等。

③由“占有”引申为“夺取”、“攻下”。动词。《史记·李斯列传》:“北收上郡(北面收复上郡。即今陕西西北部),南取汉中(南面夺取汉中。即今陕西西南和湖北西北部)。”《商君书·去强》:“兴兵而伐必取(起兵讨伐一定能攻下),取必能有之(攻下后一定能保住它)。”

④由“割取耳朵”又引申为“选取”、“采用”、“提取”。动词。《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亦我所欲也(熊掌也是我所想得到的),二者不可得兼(当这两样不可能同时得到的时候),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就舍弃鱼,选取熊掌)。”《论语·公冶长》:“由也好勇过我(仲由啊,好胜心大大超过我),无所取材(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可取)。”《荀子·劝学》:“青取之于兰而胜于兰(靛青这种颜色是从兰草中提取的,然而却比兰草更深)。”如:录取;取暖;吸取经验。

⑤由“选取”引申为“召唤”、“请”。动词。朱有燉《清河县继母大贤》:“(末云):‘你每不要慌;我寄信去取我母亲来见一见,替兄弟当罪也不迟。’”

⑥由“召唤”引申为“接受”。动词。如:取信于人;听取意见。

【字义发展图示】

随便看

 

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19: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