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形义

受 shòu 甲骨文;金文;小篆

【字形及本义】

甲骨文和金文左右或上下是手。中间是盛东西的盘形器皿。整个字连起来像一个人手拿着盘交给另一个人形。小篆将盘形器皿筒化为冂。《甲骨文字典》:“表示二人以手奉承槃相授受”。“受”的本义是“接受”。

【字义演释】

①接受。动词。《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则受璧(项王就接受了璧玉),置之坐上(把它放在了座位上)。”《战国策·赵策》:“鲁仲连辞让者三(鲁仲连多次推辞谦让),终不肯受(直到最后也不肯接受)。”现如“接受”。

②由“接受”引申为“承受”。动词《史记·秦始皇本纪》:“莫不受德(没有人不承受恩德),各安其宇(各自在他居住的地方安居乐业)。”现如:受力均匀。

③由“承受”引申为“遭受”、“遭到”。动词。贾谊《论积贮疏》:“一夫不耕(一个成年男子不耕种),或受之饥(有的人就要遭受饥饿);一女不织(一个成年女子不纺织),或受之寒(有的人就要遭受寒冷)。”现如:受害;受凉;受批评等。现又引申指“忍耐某种遭遇”。如:受罪;受不了;忍受痛苦;受得住。

④因“接受”含有“合意才接受”意,由此又引申为“中”、“适合”。如:他的话很受听;受吃;受看。

⑤由“接受”又引申为“给予”、“传授”(这个意思后来写作“授”)。动词。《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因能而受官(根据才能授给官职)。”韩愈《师说》:“师者(老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是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⑥由“给予”引申为“容纳”。动词。黄宗羲《余姚至省下路程沿革记》:“更造大舰十数(再造大舰十几只),每舰受若干人(每只舰容纳若干人)。”

⑦由“接受”又引申为“收”、“取”。动词。《周礼·春官·司干》:“既舞则受之(舞完后就收回舞器)。”

【字义发展图示】

随便看

 

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5: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