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gǔ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字形及本义】甲骨文上部“中”是“十”的写法,表示“多”; 下部是“口”。合起来表示世世代代口口相传,时间久远,也就是“古”了。金文上部变成实心的“十”。小篆与金文相似。《说文》:“古,故也。从十口。”“古”的本义是“古代”。
【字义演释】
①古代、往昔。与“今”相对。名词。《吕氏春秋·长见》:“故审知今则可知古(所以考察现在就可以了解古代),知古则可知后(了解古代就可知后世)。”现如:古书;古为今用。
②由“古代”引申为“古代的事物”。名词。《论语·述而》:“述而不作(我仅传述古籍而没有什么创新),信而好古(笃信而且爱好古代文化)。”现如:考古;仿古;怀古。
③由“古代”又引申为“古老”。形容词。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走在古老的道上,迎着西风,骑着瘦马)。”鲁迅《南腔北调集·〈竖琴〉前纪》:“此说虽古(古老),但却与英、美时行的小说论合流。”
④由“古老”引申为“质朴”。形容词。茅盾《清明前后》第三幕:“这就叫做人心不古(质朴)。”
【字义发展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