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 xuán 縣;金文
;小篆
【字形及本义】金文左边是“木”; 右边上面是“系”,下面是“首”。合起来,像木上悬挂一首形。林义光《文源》:“[县] 从木,从系,持首。”小篆变为左边是“
”,右边是“系”。《说文》:“县,系也。从系,持首”“县”的本义是“悬挂”。
【字义演释】
①悬挂。后作“悬”。动词。《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既不上山去打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为啥庭中挂貛肉)?”
②由“悬挂”引申指“悬挂的垂直线”。名词。《墨子·法权》:“百工为方以矩(工匠画方形用矩尺),为圆以规(画圆形用圆规),直以绳 (画直线用绳墨),正以县(测定偏正用悬垂线)。”
③由“悬挂”又引申为“牵挂”、“联系”。动词。《庄子·寓言》:“弟子问于仲尼曰 (孔子的弟子问孔子):“若参者 (像曾参这样至孝的人),可谓无所县其罪乎(可说是没有牵挂俸禄的过错吧)?’曰 (孔子说):‘既已县矣 (曾参的心思已经跟俸禄联系起来了)。夫老所县者 (如果内心没有牵挂),可以有哀乎 (会出现悲伤的感情吗)?’”
④由“联系”引申为“悬殊”、“距离远”。形容词。《荀子·修身》:“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那些人的才能、性格虽然相距悬殊),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难道会像跛脚甲鱼和六匹良马那样相距悬殊吗)?”王基《进据水复议》:“县运军粮(远距离的运送军粮),甚非计也(很不是办法啦)。”
⑤借作“行政区划单位名”。读作xiàn。名词。周代县大于郡。《左传·哀公二年》:“克敌者(战胜敌人的),上大夫受县(上大夫得到县),下大夫受郡(下大夫得到郡)。”现为“省级以下的一种行政区划”。如:巴县;达县;仁寿县。
【字义发展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