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形义

即  卽;甲骨文;金文;小篆

【字形及本义】

甲骨文左边是一个装满食品的食器;右边是一个面朝左跪着的人。连起来,表示人在进食。林义光《文源》:“卽,就也……像人就食之形。”金文右边的人变成半立形。小篆左边变成“皂”,人进食的样子看不出了。《说文》:“卽,即食也。从皂,卩声。”“即”的本义指人“就食”。

【字义演释】

①就食。动词。《易·鼎》:“鼎有实(鼎中装满食物),我仇有疾(我的配偶染有疾病),不我能即(我不能就食)。”

②由“就食”引申为“就”、“接近”、“靠近”。动词。《诗·卫风·氓》:“匪来贸丝(哪里真是要买丝),来即我谋(是来找我谈婚事)。”《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远远望着,庄严可畏);即之也温(向他靠拢,温和可亲);听其言也厉(听他的话,严厉不苟)。”现如:若即若离(像接近,又好像不接近)。

③由“靠近”引申为“追逐”、“寻求”。动词。《易·屯》:“即鹿无虞(打猎追鹿,如果没有管理山林的人向导),惟人于林中(就会迷失在林中)。”

④由“寻求”引申为“登”。动词。《史记·河渠书》:“陆行载车(平陆乘车),水行载舟(水上乘船),泥行蹈毳(泥上乘橇),山行即桥(走山路登坐山轿)。”

⑤由“登”引申为“到”、“达到”。动词。庾肩吾《乱后行经吴御亭》:“白马即吾门(骑着白马到我家门)。”李渔《窥词管见》第十五则:“此等结法最难(此等结法最困难),非负雄才具大力者不能即(没有怀抱雄才具有大气魄的人不能达到)。”

⑥由“寻求”又引申为“符合”、“迎合”。动词。《韩非子·孤愤》:“若夫即主心、同乎好恶(至于那迎合君主的心意、投合君主的爱好和厌恶),固其所自进也(本来就是他们用来进身的手段)。”

⑦虚化作副词、介词、连词。相当于“就”、“便”、“随即”、“立刻”、“只”、“就是”;“就在”、“就(着)”;“则”、“如果”、“尽管”、“即使”、“但是”等。现作“就是”、“就(着)”的,如:团结即力量;即席发表谈话。

【字义发展图示】

随便看

 

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9:4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