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 gòu 構;金文
;小篆
【字形及本义】“構”本作“冓”,金文像屋架两面对架形。小篆左边加“木”。《说文》:“构,盖也。从木,冓声。”段注:“冓,交积材也。凡覆盖必交积材。”“构”的本义是“架(木)”。
【字义演释】
①架(木)。动词。《韩非子·五蠹》:“有圣人作(这时有一位圣人出现了),构木为巢(架起木搭成像鸟巢一样的住处),以避群害(来避免各种禽兽的伤害)。”现作“构造”。如:构屋;构图;构句;构词。
②因“架木”有“交合”意,所以引申为“交合”、“联结”。动词。《易·系辞下》:“男女构精(男女交合),万物化生(万物就出现了)。”《战国策·秦策四》:“秦楚之构而不离(秦楚两国也将联结一起难以分开)。”
③由“架(木)”又引申为“造成”。动词。《韩非子·存韩》:“夫一战而不胜(这攻打韩国的一仗如果不能取胜),则祸构矣(那么秦国的祸患就造成了)。”现引申为“结成”。如:构怨;虚构。
④由“造成”引申为“图谋”。动词。《淮南子·说林》:“纣醢梅伯(殷纣王把梅伯剁成肉酱),文王与诸侯构之(周文王便和诸侯谋划灭纣义举)。”
⑤由“图谋”引申为“设计陷害”。动词。《左传·桓公十六年》:“宣姜与公子朔构急子(宣姜和公子朔设计陷害急子)。”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不速去(如不快走),无俟奸人构害(不用等坏人编造罪名来陷害你),吾今即扑杀汝(我现在就打死你)。”
⑥由“设计陷害”引申为“挑拨”、“离间”。动词。《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彼实构二君(他们挑拨我们两国国君),寡君者得而食之不厌(寡君如果抓到他们,食他们的肉还不能满足)。”
⑦由“架(木)”借指“木名”,构树。名词。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谷田大废必生构(种谷的田荒废久了必然生长构树)。叶有瓣曰楮(树叶有瓣的叫楮树),无曰构(树叶没有瓣的叫构树)。”
【字义发展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