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 guī 規;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字形及本义】甲骨文“
”像手拿笔形,是“聿”字;左下是规尺。合起来像手拿规尺在校圆。金文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小篆变成左边是“夫”,右边是“见”。《玉篇·夫部》:“规,正圆之器也。”“规”的本义是“画圆的工具”。
【字义演释】
①画圆的工具。今叫圆规。《孟子·离娄上》:“公输子之巧(有公输班那样精湛的技巧),不以规矩(如果不用圆规、曲尺),不能成方圆(还是画不出准确的方形圆形)。”现如:圆规;两脚规。
②由“圆规”引申为“圆形”。形容词。《楚辞·大招》:“曾颊倚耳(面貌丰满,耳贴两旁),曲眉规只(眉毛弯弯像月亮半圆一样)。”郭沫若《牧羊哀话(二)》:“万山入眠,群星闪月,远从东海天边,更飞上半规(圆)明月。”
③由“圆规”又引申为“画圆”。动词。《国语·周语下》:“且吾闻成公之生也(况且我听说成公出世时),其母梦神规其臀以墨(他母亲梦见神人在他屁股上画圆打上黑记)。”
④由“圆规”又引申为“法度”、“准则”。名词。《韩非子·饰邪》:“释规而任巧(丢掉了法度而单凭技巧),释法而任智(抛弃了法制而单用智慧),惑乱之道也(这是糊涂昏乱的办法)。”扬雄《法言·渊骞》:“萧也规(萧何制订了一套规章制度),曹也随(曹参完全按萧何的成规办)。”现如:规则;成规;常规。
⑤由“法度”引申为“谋求”、“谋划”。动词。《商君书·错法》:“是以明君之使其民也(因此,英明的君主役使他的民众时),使必尽力以规其功(使他们一定竭尽全力去谋划他们立功的事)。”陶潜《桃花源记》:“闻之(听说此事),欣然规往(高兴地计划着想要前往)。”现如:规定;规避;规往。
⑥由“谋划”引申为“规劝”。动词。《书·胤征》:“官师相规(官长互相规劝),工执艺事以谏(百工依据他们从事的技艺进行谏说)。”《荀子·成相》:“周幽厉(周幽王、厉王),所以败(为何遭败亡),不听规谏忠是害(乃不听劝谏害忠良)。”
【字义发展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