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 zhōu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字形及本义】甲骨文和金文像流水中有一块陆地的形状。古人为了表示水中陆地的形状,就连同水也画了出来,这就显得既鲜明又生动。从小篆看,反而繁化了。《说文》:“州,水中可居曰州”。“州”的本义指“水中的陆地”。
【字义演释】
①水中的陆地。名词。《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关关叫着的水鸟),在河之州 (在那河中的陆地上)。”
②因水中陆地自成一体,从这个意义出发,古人把由许多人聚集在一起的组织形式称作“州”。州,一说二千五百家为一州,一说一万家为一州。名词。《周礼·大司徒》:“五党为州(二千五百家为州。党:五百家为党)。”
③由“州”的“一种居民组织”引申指“古代行政区域”。州域的大小,各个时代不相同,两汉三国时期,州在郡之上;隋唐时期,州相当于以前的郡。名词。《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跨州连郡的数不清)。”后来多用于地名。如:杭州;柳州;广州。
④由“古代行政区域”引申为“一州的长官。”名词。柳宗元《童区寄传》:“虚吏白州 (管理市场的官吏向州官报告),州白大府(州官报告了上级官府)。”
⑤由“水中陆地”又引申为“居住”。动词。元稹《虫豸诗七首并序》:“然后郛闬屋室以州之(然后修外城门和屋室来居住)。”
【字义发展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