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 jīn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字形及本义】甲骨文像锛的侧视图。金文和小篆发生了讹变。《说文》:“斤,斫木也。象形。”“斤”的本义是“锛斧”。
【字义演释】
①锛斧。后作“锛”。名词。《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匠石挥动锛斧呼呼作响),听而斫之(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尽垩而鼻不伤(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
②由“锛斧”引申为“斧子”。名词。《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刀斧按照季节进入山林砍伐),材木不可胜用也(木材也就用不完了)。”
③由“斧子”引申为“兵器”。名词。周纬《中国兵器史稿·周代劈砍长兵(斧、戉、戚、斤)》:“斧之用为直劈(斧用作直劈),斤之用则为横断也(斤用作横断)。”
④借作量词。重量单位之一。《战国策·齐策四》:“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派遣太傅,送去黄铜千斤),文车二驷(彩车两辆),服剑一(佩剑一把)。”
【字义发展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