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 jū 金文
;小篆
【字形及本义】金文左边像一个人蹲坐的样子;右边是“古”,表声。小篆由金文演变而来。《说文》:“居,蹲也。从尸,古者居从古。”段玉裁注:“居,蹲也。凡今人蹲踞者字,古只作居。”“居”的本义是“蹲”。
【字义演释】
①本义消亡。引申为“坐”。动词。《论语·阳货》:“居(坐下)! 吾语汝(我告诉你)。”《左传·哀公元年》:“昔阖庐食不二味(从前阖庐吃饭不吃两样菜),居不重席(坐着不坐两重席子),室不崇坛(房子不造在高坛上)。”
②由“坐”引申为“居住”。动词。《楚辞·九章·涉江》:“深林杳以冥冥兮(茂密的山林幽暗又阴深啊),猿狖之所居(这就是猿猴居住的地方)。”现如:分居;久居乡间。
③由“居住”引申为“闲居”。动词。《商君书·农战》:“故曰(所以说):百人农、一人居者王(一百个人务农而一个人闲居着的国家就能称王天下),十人农一人居者强(十个人务农而一个人闲居着的国家就强盛),半农半居者危(一半人务农而一半人闲居着的国家就危险)。”
④由“闲居”引申为“平时”、“平常”。名词。《老子》第三十一章:“君子居则贵左(君子平时以左为贵),用兵则贵右(战时以右为贵)。”
⑤由“居住”又引申为“处在”、“处于”。动词。《书·伊训》:“居上克明(处在上位能够明察),为下克忠(为臣下能够尽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蔺相如仅仅凭言词立下功劳),而位居我上(他的职位却在我的上面)。”现如:居中;居间;以前辈自居。
⑥由“处在”引申为“担任”。动词。《后汉书·张衡传》:“衡不慕当世(张衡不羡慕当官掌权),所居之官(所任的官职),辄积年不徙(往往连着好几年得不到提升)。”
⑦由“担任”引申为“占据”。动词。《商君书·算地》:“故为国任地者(古代治理国家利用土地的比例):山林居什一(山地森林占十分之一),薮泽居什一(沼泽湖泊占十分之一),谿谷流水居什一(山涧河流占十分之一),都邑蹊道居什四(城镇道路占十分之四)。”《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二年》:“鸡鸣(到鸣叫时),雪止(雪停了),愬入居元济外宅(李愬占领了吴元济的外衙门)。”
⑧由“占据”引申为“积蓄”、“囤积”。动词。《国语·晋语八》:“及桓子骄泰奢侈(到他的儿子栾桓子骄横不可一世,奢侈放纵),贪欲无艺(贪婪得没有个限度),略则行志(触犯法纪,任意胡为),假货居贿(借放高利贷囤积财富)。”《聊斋志异·促织》:“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于是那些游手好闲的人捉得好的蟋蟀就用笼子养起来),昂其直(抬高它的价钱),居为奇货(储存起来作为稀奇的货色)。”现如:囤积居奇。
⑨由“外在”又引申为“过了”。动词。常用于“有顷”、“久之”、“顷之”等前面,表示相隔一段时间。《淮南子·人间训》:“居数月(过了几个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那匹马带着胡人的骏马回来)。”《战国策·齐策四》:“居有顷(过了不久),倚柱弹其剑(冯缓靠着柱子弹着自己的宝剑)。”
⑩由“居住”又引申指“住所”、“居住的地方”。名词。《书·盘庚上》:“盘庚迁于殷(盘庚将把都城迁到殷)。民不适有居(臣民不愿往那个处所)。”洪亮吉《沈平篇》:“一人之居以供十人已不足(一人居住的地方用来供十人居住已是不够),何况供百人乎(更何况要供一百人居住呢)?”现如:新居;旧居;故居。
⑪虚化作语气词。
【字义发展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