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形义

比  甲骨文;金文;小篆

【字形及本义】

甲骨文像两个面朝右并行的侧视人形。金文和小篆与甲骨文相似。《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比”的本义是“并列”。

【字义演释】

①并列、排列。动词。《书·牧誓》:“称尔戈(举起你们的戈),比尔干(排列好你们的盾),立尔矛(竖起你们的矛),予其誓(我要宣誓了)。”

②由“并列”引申为“挨着”、“靠近”。动词。《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比肩继踵而在(人多得肩挨着肩,脚连着脚),何为无人(怎么说没有人材)?”

③由“挨着”引申为“亲近”。动词。《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无适也(不刻板),无莫也(不固执),义之与比(符合道义的就亲近)。”

④由“亲近”引申为“和”。形容词。《管子·五辅》:“为人弟者(做人弟的),比顺以敬(以谨敬实现和顺)。”

⑤由“和”引申为“合”、“符合”。动词。《礼记·射义》:“其容体比于礼(如果仪态合乎礼仪),其节比于乐(发射的快慢合于音乐的节拍),而中多者(射中的次数又多的人),得与于祭(获得参加祭祀的资格)。”

⑥由“亲近”又引申为“近”。形容词。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川》:“海内存知己(在这世界上有你这样的知心朋友),天涯若比邻(咱们即使天各一方,也会像近邻一样亲密)。”

⑦由“亲近”又引申为“勾结”。动词。《论语·为政》:“君子同而不比(君子讲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比而不周 (小人互相勾结而不讲团结)。”

⑧由“挨着”又引申为“密”。与“稀”、“疏”相对。形容词。《诗·周颂·良耜》:“其崇如墉(高高堆得像城墙),其比如栉(密得好像木梳齿)。”

⑨由“并列”又引申为“同等”、“一样”。形容词。《诗·小雅·六月》:“比物四骊(四匹黑马同等壮)。”《楚辞·九章·涉江》:“与天地兮比寿(我的寿命啊和天地一样长),与日月兮同光(我的光辉与日月一样亮)。”

⑩由“同等”引申为“比较”。动词。贾谊《过秦论》:“比权量力 (比比他们的权威和势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那真是不能相提并论啊)。”现如:比贡献;比干劲。又引申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如:甲队以三比二胜乙队。

⑪由“比较”引申为“比作”。动词。《论语·述而》:“窃比于我老彭(我私下把自己比作老彭)。”《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

⑫由“比作”引申为“比喻”、“比方”。名词。《礼记·学记》:“古之学者(古代的学者),比物丑类 (以同类事物相比方)。”白居易《与元九书》:“讽君子小人则引香草恶鸟为比(讽喻君子、小人,就用香草、恶鸟作比喻)。”现如:把军民关系比成鱼水关系。

⑬由“比作”引申为“比画”。动词。《红楼梦》第二十九回:“因宝姐姐要看呆雁,我比(比划) 给他看,不想失手了。”

⑭由“比较”又引申为“比照”、“仿照”。动词。《战国策·齐策四》:“为之驾 (给他备车),比门下之客(比照门下有车的客人)。”现如:比着葫芦画瓢。

⑮虚化作副词。相当于“屡次”、“都”。

【字义发展图示】

随便看

 

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15:5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