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 suì 金文
;小篆
【字形及本义】金文上面是“爪”,下面是“禾”,连起来,像以手指禾顶端形。小篆后繁化成左边是“禾”,右边是“惠”。《说文》:“𥝩用,禾成秀也,人所以收。从禾、爪。穗,𥝩或从禾,惠声。”“穗”的本义指“稻麦等禾本科植物的花或果实聚生在茎的顶端部分”。
【字义演释】
①稻麦等禾本科植物的花或果实聚生在茎的顶端部分,即“禾穗”。名词。《诗·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地里黍禾长成队),彼稷之穗(高粱也正在抽穗)。”白居易《杜陵叟》:“九月降霜秋早寒(九月里天已降霜,秋天出现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禾穗还没有熟,全都青干)。”现如:稻穗儿;麦穗儿;高粱穗儿。
②由“禾穗”引申泛指“其他植物的穗状花实”。名词。谢良辅《孟冬》:“江南孟冬天(长江以南的十月间),荻穗软如绵(荻草抽出穗儿软如绵)。”
③由“禾穗”又引申泛指“状似禾穗的”。名词。李煜《更漏子》:“香作穗(供香状似禾穗),蜡成泪(蜡烛燃烧流成泪),还是两人心意(仍是两人心意)。”
④因禾穗是下垂的,所以由“禾穗”又引申指“用丝线、布条或纸条等结扎成的挂起来往下垂的装饰品”。名词。《红楼梦》第三回:“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穗儿)宫绦。”现如:穗子;穗儿;大红旗上满挂着金黄的穗子。
⑤因禾穗是含有数量意的,所以又引申作量词。穗。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七:“一穗一穗煮熟了留到冬天吃的嫩苞米甘子。”
【字义发展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