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 yù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字形及本义】甲骨文左上部是一个头上有饰笄,胸部有乳房(两小点)的母亲形;右下方(母亲的臀部后)是一个倒写的“子”,即头朝下的孩子;孩子头下的三点像流下的血水。连起来,表示生孩子。金文将“母”(每)简化为“女”。小篆将“子”移到了右上角,血水变成了三根像孩子头发的曲线。《广韵·屋韵》:“毓,养也,长也。”“毓”的本义是“生养”。
【字义演释】
①生养、养育。动词。班固《东都赋》:“发藻以潜鱼(培植藻使鱼儿藏形),丰圃草以毓兽(种好圃草用以养牲)。”
②由“生养”引申为“孕育”、“产生”。动词。《国语·晋语四》:“黩则生怨(亵渎了就产生怨恨),怨乱毓灾(怨恨会使人昏乱生出灾祸),灾毓灭姓(性)(生出灾祸的结果是迷失了自己的本性)。”
【字义发展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