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形义

文 wén 甲骨文;金文;小篆

【字形及本义】

甲骨文、金文和小篆像一大腹便便,正面立着,身着彩绘装饰的偶像(有的胸中还绘有一“心”)。《说文》:“文,错(错:交错) 画也。象交文。”“文”的本义指“彩色交错的花纹”。

【字义演释】

①彩色交错的花纹(后来加“纟”旁组成新字“纹”,“文”的“花纹”义即为“纹”所取代)。名词。《战国策·齐策》:“遣太傅赍黄金千金(派出了太傅携带着黄铜一千斤),文车二驷(绘有彩色花纹的四马拉的车子二辆),服剑一(佩戴的宝剑一把)。”

②由“花纹”引申为“刺花纹”。动词。《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文身(越人剪去头发,身上刺着花纹)。”周密《武林旧事》巷三:“吴儿善泅者数百(几百个擅长游泳的吴地健儿),皆披发文身(都披散着头发,身上刺着花纹)。”

③由“花纹”又引申为“华丽”、“有文采”。形容词。《墨子·公输》:“今有人于此(假如现在有一个人在这里),舍其文轩 (扔掉他的华丽的车子),邻有敝舆而欲窃之(却想去偷邻居的一辆破车)。”《论语·雍也》:“文质彬彬(文采和朴实配合得当),然后君子(这才是个君子)。”

④由“华丽”引申为“柔和”。形容词。《聊斋志异·陈锡九》:“此名士之子(他是名士的儿子),温文尔雅(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如:文雅;文火。

⑤因“花纹”含有“装饰”意,所以又引申为“文饰”、“掩饰”。动词。《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品德不高尚的人对于自己的过错必然要加以掩饰)。”刘知几《史通·惑经》:“文过饰非(文饰过错,掩饰不对的东西)。”

⑥因汉字是由图画发展起来的,“文”表示线条交错的图画。所以又引申为“文字”。名词。《后汉书·张衡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用篆字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它)。”《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所以说诗是不能因为一个字而损害全句的意义)。”现如:甲骨文;汉文;藏文;外文。

⑦由“文字”引申为“文辞”、“文章”。名词。《文心雕龙·情采》:“昔诗人什篇(过去诗经的作者的诗),为情而造文 (都是有感而写作的文辞)。”范仲淹《岳阳楼记》:“嘱予作文以记之(嘱托我写文章来记叙这件事)。”又指“韵文”。与“笔” (散文) 相对。名词。刘勰《文心雕龙·总术》:“有文有笔(有韵文和散文),以无韵者笔也(把无韵的叫笔),有韵者文也 (有韵的叫文)。”

⑧由“文字”又引申为“文化”。名词。《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读书人用文化干扰法制),侠以武犯禁(侠客用武力触犯禁令)。”

⑨由“文化”引申为“礼仪”、“礼乐典章制度”。名词。《论语·子罕》:“文王既没(周文王死了以后),文不在兹乎(一切礼乐制度不都在我这里吗)?”

⑩由“礼仪”引申为“非军事的”。名词。马中锡《中山狼传》:“今逢丈人(现在碰到您老人家),岂天之未丧斯文也(岂不是老天爷还不想断送我这读书人的命吗)?”现如:文人;文官;能文能武;文武全才。

⑪由“花纹”又引申作量词。用为计算铜币的基本单位。南北朝以来,铜钱圆形,中有方孔,一面铸有文字,故称一枚为一文。如:一文钱;分文不取。

【字义发展图示】

随便看

 

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6: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