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 mèng 夢;甲骨文
;小篆
【字形及本义】甲骨文左边是“人”,右边是“床”。合起来,像人依床而卧形,用以表示人在睡梦中。小篆变成上部是“𦭝”,表示眼睛像羊角那样歪斜了;中间是“人”;下面是“夕”,指晚上。合起来,表示人在晚上看不明。这是引申义。《正字通·夕部》:“梦,寐中所见事与形也。”“梦”的本义指“睡眠中的幻象”。
【字义演释】
①睡眠中的幻象。睡眠时体内体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影像活动。名词。《诗·小雅·斯干》:“乃寝乃兴(夜里睡觉早晨起),乃占我梦(占卜我梦真吉利)。”鲁迅《呐喊·明天》:“宝儿,你该还在这里,你给我梦里见见罢。”现如:噩梦;美梦。
②由“睡眠中的幻象”引申为“想象”。《荀子·解蔽》:“不以梦剧乱知(不让梦中的想象和胡思乱想干扰认识),谓之静(这就叫做静)。”
③由“想象”引申为“空想”、“幻想”。名词。巴金《亡命》:“我想回到那里……去帮助他们。然而这只是一场梦(空想)。”现用作“空幻”。形容词。如:梦想;梦幻。
④由“睡眠中的幻象”又引申指“昏乱不明貌”。读作méng。形容词。《诗·小雅·正月》:“民今方殆(人们如今正遭难),视天梦梦(可天看去乱昏昏)。”
【字义发展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