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 jìn 晉;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字形及本义】甲骨文和金文上部是两支箭(矢),下面是一个插箭器,像两支箭插在插箭器里的形状,用以表箭。小篆将箭(矢)变作“至”,将插箭器变作“日”。杨树达《释晋》:“晋字上像二矢,下为插矢之器”,“二矢插器,其义为箭”。“晋”的本义是“箭”。
【字义演释】
①本义为“箭”取代。引申为“进”。动词。《易·晋》:“彖曰(《象传》说):晋,进也(晋是向上面前进)。明出地上(上离光明出现在下坤地面上),顺而丽乎大明(下坤的柔顺依附着上离伟大的光明)。”旧如:晋见。
②由“进”引申为“内”、“里面”。名词。《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孟献伯相鲁(孟献伯做鲁国的相国)……食不二味(吃饭不吃两种食物),坐不重席(坐时不垫两层席子),晋无衣帛之妾(家里没有穿丝织品的姬妾)。”
③由“进”又引申为“升”。动词。《清史稿·桂中行传》:“以功晋知府(因为有功升为知府)。”
【字义发展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