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2 dòu 鬥;鬬;甲骨文
;小篆
【字形及本义】甲骨文像两人互相拉扯着对方的头发厮打、搏斗。小篆由甲骨文演变而来。《说文》:“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从甲骨文看,并没有“兵杖在后”。“斗”的本义是“厮打”、“搏斗”。
【字义演释】
①厮打、搏斗 (在上古,“鬥”和“斗”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斗”是酒器;“鬥”指厮打、搏斗)。《荀子·荣辱》:“凡斗者(一切厮打的人),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一定是自己认为自己是对的,而认为别人是错的)。”杜甫《羌村三首》:“客至鸡斗争(客人到来,看见雄鸡搏斗打架)。”现如:搏斗;械斗。又引申为“比赛胜负”。如:斗智;斗勇。
②由“搏斗”引申为“战斗”。动词。《史记·李将军列传》:“且引且战(一边撤退,一边战斗),连斗八日 (连续战斗了八天)。”
③因“搏斗”含有“接近”意,所以又引申为“接合”、“拼合”。动词。《阿房宫赋》:“各抱地势(各种建筑物凭借不同的地形),钩心斗角 (檐角与宫室中心互相接合勾连)。”现如:那条桌子腿没有斗榫;用碎布斗成一个口袋。
【字义发展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