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 gōng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字形及本义】甲骨文上部是“龙”;下部是“廾”,指双手。合起来即双手打拱拜龙,表示肃敬。金文更像双手打拱拜龙形。小篆变成上部是“共”,下面是“心”。隶变作恭。《说文》:“恭,肃也。从心,共声。”“恭”的本义是“肃敬”。
【字义演释】
①肃敬、恭敬。形容词。《论语·子路》:“子曰(孔子说):‘居处恭(在家闲居态度恭敬),执事敬(处理事情严肃认真),与人忠(对待他人忠诚老实)’”现如:恭贺;恭顺。
②由“肃敬”引申为“端正”。形容词。《礼记·玉藻》:“足容重(举足要缓慢稳重),手容恭(举手高而且正),目容端(目不斜视),口容止(口不妄动)。”
③由“肃敬”又引申为“拱揖”。名词。《儒林外史》第四十二回:“请过了文昌,大人朝上又打三恭(拱揖)。”
【字义发展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