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形义

止 zhǐ 甲骨文;金文;小篆

【字形及本义】

甲骨文上面像脚指头,下面像脚面和脚掌,合起来像人足形。金文和小篆由甲骨文变化而来。《说文》:“止,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徐灏注笺:“凡从止之字,其义皆为足趾。许以为象艸木出有址,殆非也。”“止”是“趾”的本字。王筠《说文释例》:“止者,趾之古文。”古时“趾”指足(脚),不指脚趾。因此,“止”的本义是“足”、“脚”。

【字义演释】

①足、脚。名词。《汉书·刑法志》:“当斩左止者 (罪当砍去左脚的人),笞五百(用竹板打五百)。”

②由“足”、“脚”引申为“至”、“临”。动词。《诗·鲁颂·泮水》:“鲁侯戾止(鲁侯僖公至此),言观其旂(看那建旂法有常)。”

③由“足”、“脚”又引申为“站住”、“停止”。动词。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一狼得骨止(一只狼得到骨头后站住了),一狼仍从(另一只狼仍然跟着)。”《韩非子·难势》:“令则行(有命令就施行),禁则止(有禁令就停止)。”现作“停止”。如:止步;流血不止;学无止境。

④由“停止”引申为“静止”。形容词。《庄子·德充符》:“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人们不用流水当镜子而用静止的水当镜子)。”

⑤由“站住”、“停止”引申为“居住”、“栖息”、“留住”。动词。《诗·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千里国界之内,是老百姓居住的地方)。”《诗·秦风·黄鸟》:“交交黄鸟 (交交叫着的黄鸟),止于桑(飞来栖息在桑树上)。”《论语·微子》:“止子路宿(丈人留子路住宿)。”

⑥由“居住”又引申为“聚集”。动词。《庄子·德充符》:“鉴明,则尘垢不止(镜明亮,那么尘土就不聚集),止则不明也(聚集尘土那么镜就不明亮了)。”

⑦由“停止”又引申为“停留”、“逗留”。动词。《搜神记》卷十八:“南阳西郊有一亭(南阳西郊有一座亭子),人不可止(人不能在那里停留),止则有祸 (停留就有灾祸降临)。”

⑧由“停止”又引申为“禁止”、“阻止”、“劝阻”。动词。《左传·桓公六年》:“隋侯将许之(隋侯准备答应此事),季梁止之(季梁阻止了隋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固止之(蔺相如坚决劝阻他们)。”《韩非子·有度》:“止诈伪(禁止欺骗做假),莫如刑 (没有什么比得上用刑罚)。”

⑨由“阻止”引申为“除灭”、“医治”。动词。《吕氏春秋·制乐》:“无几何(没多久),疾乃止(病就除灭了)。”段成式《酉阳杂俎·怪术》:“王潜在荆州,百姓张七政善止伤折(王潜在荆州的时候,有一个百姓张七政擅长医治创伤和骨折)。”

⑩由“停止”又引申为“不做官”。动词。《孟子·公孙丑上》:“可以仕则仕(能够做官就做官),可以止则止(能够不做官就不做官)。”

⑪由“足”、“脚”又引申为“容止”、“礼貌”。名词。《诗·鄘风·相鼠》:“相鼠有齿(看老鼠有齿),人而无止(人却没有礼貌);人而无止(人没有礼貌),不死何俟(不死还等待什么)。”

⑫虚化作副词、助词。相当于“仅”、“只”等或不译。

【字义发展图示】

随便看

 

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3: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