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毨 |
释义 | 毨 《説文》:「毨,仲秋鳥獸毛盛,可選取以為器用。从毛,先聲。讀若選。」 xiǎn 《廣韻》蘇典切,上銑心。諄部。 ①选取、选择(鸟兽毛)。《説文·毛部》:「毨,仲秋鳥獸毛盛,可選取以為器用。」徐鍇繫傳:「詳許慎之意,毨,訓選也。孔安國云:『毨,少也,毛至秋皆成而少也,則可選。』慎與安國義通也。」 ②毛羽更生,齐整美悦的样子。《玉篇·毛部》:「毨,毛更生也,又整理也。」《書·堯典》:「厥民夷,鳥獸毛毨。」孔傳:「毨,理也,毛更生整理。」孔穎達疏:「毨者,毛羽美悦之狀,故為理也。夏時毛羽希少,今則毛羽復生。夏改而少,秋更生多,故言更生整理。」清毛奇齡《來木菴詩賦集序》:「雲霞在天,朝披而夕攬焉。東塍雜花與南園毨毳,初未嘗有所檢點,而春秋遞代,時既至而文自見焉。」 ③指鸟兽换毛阶段。《太平廣記》卷四百七十二引唐戴孚《廣異記》:「時庭中有鵲,其鶵尚毨。」明謝肇淛《五雜組·物部一》:「五臺山有蟲,狀如小雞,四足有肉翅。夏月,毛羽五色,其鳴若曰『鳳凰不如我』。至冬,毛落而毨,忍寒而號,若曰『得過且過』。」明唐順之《病中秋思》之一:「一身萎薾同衰葉,雙鬢稀疎如毨毛。」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