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臣 |
释义 | 臣 《説文》:「臣,牽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甲金文)均象一豎目之形。人首俯則目豎,所以『象屈服之形』者,殆以此也。」 chén 《廣韻》植鄰切,平真禪。真部。 ①战俘。《説文·臣部》:「臣,牽也。」杨树达《臣牽解》:「臣之所以受義於牽者,蓋臣本俘虜之稱……囚俘人數不一,引之者必以繩索牽之,名其事則曰牽,名其所牽之人則曰臣矣。」《禮記·少儀》:「臣則左之。」鄭玄注:「臣,謂囚俘。」孔穎達疏:「臣,謂征伐所獲民虜者也。」 ②奴仆。《廣韻·真韻》:「臣,男子賤稱。」《書·費誓》:「臣妾逋逃。」孔傳:「役人賤者,男曰臣,女曰妾。」《周禮·天官·冢宰》:「八曰臣妾。」鄭玄注:「臣妾,男女貧賤之稱。」 ③国君所统属的众民。《書·泰誓上》:「受有臣億萬,惟億萬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詩·小雅·北山》:「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孟子·萬章下》:「在國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謂庶人。」 ④君主制时的官吏。《詩·周頌·臣工》:「嗟嗟臣工,敬爾在公。」鄭玄箋:「臣謂諸侯也。」《左傳·襄公九年》:「君明臣忠,上讓下競。」《禮記·禮運》:「君位危,則大臣倍,小臣竊。」孔穎達疏:「大臣謂大夫以上……小臣士以下。」 ⑤古人自称。 ⑥泛指物的配属。《易·蹇》:「王臣蹇蹇,匪躬之故。」虞翻注:「觀乾為王,坤為臣。」《禮記·樂記》:「宫為君,商為臣。」《白虎通·日月》:「日為君,月為臣也。」 ⑦尽臣的本分。《論語·顔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穀梁傳·宣公十五年》:「君不君,臣不臣,此天下所以傾也。」三國蜀諸葛亮《西戎》:「地廣形險,俗負彊很,故人多不臣。」 ⑧役使;统属。《左傳·昭公七年》:「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皁,皁臣輿,輿臣隷,隷臣僚,僚臣僕,僕臣臺。」《戰國策·秦策四》:「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臣恐有後患。」《新序·節士》:「天子不得而臣也。」 ⑨认罪。《新唐書·狄仁傑傳》:「訊反者一問即臣,聽減死。」《太平寰宇記·西戎四·何國》:「亦有牢獄,推事之時,以水灌鼻,再灌,不臣即放。」 ⑩姓。《奇姓通》:「臣,唐臣悦著《平陳紀》。」《萬姓統譜·真韻》:「臣,漢臣綜,安東將軍。唐臣悦,撰《隋平陳紀》。」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