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覘 |
释义 | 覘〔觇〕 《説文》:「覘,窺也。从見,占聲。《春秋傳》曰:『公使覘之,信。』」 (一)chān 《廣韻》丑廉切,平鹽徹。又丑豔切。談部。 窥视;察看。《説文·見部》:「覘,窺也。」《左傳·成公十七年》:「公使覘之,信。遂怨郤至。」杜預注:「覘,伺也。」《淮南子·俶真》:「其兄掩户而入覘之,則虎搏而殺之,是故文章成獸。」宋文天祥《指南録後叙》:「予更欲一覘北,歸而求救國之策。」 (二)dān 《集韻》都含切,平覃端。 ①缓颊。《集韻·𧟹韻》:「覘,緩頰也。」 ②抬头。《集韻·𧟹韻》:「覘,舉首。」 (三)jī 《字彙補》公低切。 稽考。《字彙補·見部》:「覘,音稽。唐蘇遡《朝覲壇頌》:『覘虞氏』。」按:《全唐文》无蘇遡,有蘇頲。蘇頲頌文只有《封東嶽朝覲頌》。頌文:「考虞氏……」疑「覘虞氏」或作「考虞氏」,「覘」即「稽考」义。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