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臞 |
释义 | 臞 《説文》:「臞,少肉也。从肉,瞿聲。」 qú 《廣韻》其俱切,平虞羣。又其遇切。魚部。 ①消瘦。也作「癯」。《爾雅·釋言》:「臞,瘠也。」《説文·肉部》:「臞,少肉也。」《廣韻·遇韻》:「臞,瘦。」又《虞韻》:「癯,同臞。」《韓非子·喻老》:「兩者戰於胷中,未知勝負,故臞;今先王之義勝,故肥。」《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司馬)相如以為列僊之傳居山澤間,形容甚臞。」唐柳宗元《答周君巢餌藥久壽書》:「今丈人乃盛譽山澤之臞者,以為壽且神。」引申为瘠薄。《農政全書·農本·諸家雜論上》:「五殖之狀,甚澤以疏,離坼以臞塉。」 ②耗,减消。《太玄·争》:「嚇河臞。測曰:嚇河之臞何可𢛅也。」范望注:「臞,耗也。」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