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臚 |
释义 | 臚〔胪〕 (一)lú 《廣韻》力居切,平魚來。又《集韻》凌如切。魚部。 ①皮肤。《説文·肉部》:「臚,皮也。」段玉裁注:「今字皮膚從籀文作膚,膚行而臚廢矣。」王筠句讀:「人曰臚,獸曰皮。」《史記·孝景本紀》「典客為大行」唐司馬貞索隱:「臚,附皮。」 ②肚腹前部。《急就篇》:「寒氣泄注腹臚脹。」《廣韻·魚韻》:「臚,腹前曰臚。」《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瘧,心腹滿熱,臚脹,甚則胕腫。」唐柳宗元《志從父弟宗直殯》:「臚脹奔逆,每作,害寢食,難俯仰。」《本草綱目·水部·碧海水》:「碧海水,鹹,小温小毒,煮浴,去風瘙疥癬。飲一合,吐下宿食臚脹。」 ③额。《雲笈七籤》卷十一:「七液洞流衝臚間。」原注:「臚間,兩眉間,謂額也。」 ④陈述;宣布。《漢書·禮樂志》:「殷勤此路臚所求。」顔師古注引應劭曰:「臚,陳也。」清林則徐《會責遵旨宣布英夷罪狀并設法驅逐該國船隻出口摺》:「出示曉諭,臚其罪狀。」 ⑤传;传语。《集韻·魚韻》:「𨇖,傳也。通作臚。」《國語·晋語六》:「風聽臚言於市。」韋昭注:「臚,傳也。采聽商旅所傳善惡之言。」清黄宗羲《李杲堂先生墓誌銘》:「一聯被賞,門士臚傳。」柳亚子《一九四九年五月一日,首都举行盛大庆祝典礼》:「百年战斗争前进,四海胪欢见报章。」 ⑥陈列;罗列。《廣韻·魚韻》:「臚,陳序也。」《太玄·棿》:「秉珪戴璧,臚湊群辟。」范望注:「臚,陳序也。」 (二)lǚ 《字彙補》兩舉切。 通「旅」。古代祭名。《史記·六國年表》:「位在藩臣而臚於郊祀。」張守節正義:「臚,祭名。」《漢書·叙傳下》:「大夫臚岱,侯伯僭畤。」顔師古注:「鄭氏曰:臚岱,『季氏旅於太山』是也。」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