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臥 |
释义 | 臥 《説文》:「臥,休也。从人、臣,取其伏也。」杨树达《積微居小學述林》:「余謂古文臣與目同形,卧當从人、从目。蓋人當寢卧,身體官骸與覺時皆無别異,所異者獨目爾;覺時目張,臥時則目合也。」 wò 《廣韻》吾貨切,去過疑。歌部。 ①伏着休息。《説文·臥部》:「臥,休也。从人、臣,取其伏也。」《孟子·公孫丑下》:「坐而言,不應,隱几而臥。」焦循正義:「臥與寢異,寢於牀,臥於几。統言之則不别。」《禮記·樂記》:「吾端冕而聽古樂,則唯恐臥。」 ②眠,睡。《玉篇·臥部》:「臥,眠也。」《荀子·解蔽》:「心臥則夢。」楊倞注:「臥,寢也,言人心有所思,寢則必夢。」《史記·孫子吴起列傳》:「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論衡·訂鬼》:「晝日則鬼見,暮臥則夢聞。」又躺;卧而不眠。《後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牀上在兒女子手中邪?」《晋書·隱逸傳·陶潛》:「嘗言夏月虚閑,高臥北窗之下,清風颯至,自謂羲皇上人。」《聊齋志異·促織》:「自昏達曙,目不交睫。東曦既駕,僵臥長愁。」 ③睡觉的地方。指寝室或床。《漢書·韓信傳》:「張耳、韓信未起,(漢王)即其臥,奪其印符。」顔師古注:「就其臥處。」《太平廣記》卷二百一十引《八朝窮怪録》:「(顧)光寳常詣(陸)溉,溉引見於臥前。」元佚名《貨郎旦》第一折:「只今日我收拾一房一臥。」 ④停息。《玉篇·臥部》:「臥,息也。」《管子·白心》:「臥名利者,寫生危。」尹知章注:「臥猶息也。」《鹽鐵論·地廣》:「故邊民百戰而中國恬臥者,以邊郡為蔽扞也。」《後漢書·隗囂傳》:「然後還師振旅,櫜弓臥鼓。」李賢注:「臥猶息也。」 ⑤隐居。《晋書·謝安傳》:「卿累違朝旨,高臥東山。」唐李白《送梁四歸東平》:「莫學東山臥,參差老謝安。」宋蘇軾《和歸去來兮辭》:「臥江海之澒洞,弔鼓角之悽悲。」 ⑥倒伏。《廣雅·釋詁四》:「臥,僵也。」《南史·梁吴平侯勱傳》:「或遇風雨,仆臥中路。」《隋書·禮儀志三》:「將帥先教士目,使習見旌旗指麾之蹤,發起之意,旗臥則跪。」唐李白《留别廣陵諸公》:「臥海不關人,租税遼東田。」 ⑦横陈着。唐杜牧《阿房宫賦》:「長橋臥波,未雲何龍。」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樂》:「徐月華能彈臥箜篌。」 ⑧燠,暖。《齊民要術·養羊》:「屈木為棬,以張生絹袋子,濾熱乳,著瓦瓶子中臥之。」石声汉校釋:「臥,其他書中有寫作奥、暍、罨等的;比較合適的寫法應是『燠』。」又方言,专指用开水煮熟鸡蛋。如:卧个鸡子儿。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