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飤」為「飼」之異體。音ㄙˋ。
「飼」字不見於《說文》,《龍龕手鑑.食部》:「飼,食也,與食飼畜也。」又云:「
俗、飤今,飼正,音寺。」《玉篇.食部》:「飤,夕恣切,食也。飼,同上。」
按:段注本《說文解字.食部》云:「飤,糧也。從人食。」段注云:「以食食人物,其字本作食,俗作飤,或作飼。」是「食」、「飤」、「飼」本一字,唯後世三字義漸分歧,當「飼料」、「飼養」義之字,多作「飼」,教育部以「飼」為常用字,「飤」又為罕用字,故以「飤」為「飼」之異體字,另「飤」為罕用字正字。
又按:「飼」當為「從食司聲」之形聲字,「飤」為「從人食」之會意字。
#「
」另兼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