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4260A04260A04260A04260A04260A04260A04260A04260A04260A04260A04260A04260A04260
A04260A04260A04260A04260A04260A04260
字號A04260正字 - 11 - 18 
說文釋形,家福也。从里,20a7a聲。(里之切)
注音(一)ㄌㄧˊ (二)ㄒㄧ
漢語拼音(一)lí (二)xī
釋義

()ㄌㄧˊ

1.  福祉。《說文解字.里部》:「釐,家福也。」清.段玉裁.注:「家福者,家居獲祐也。」《廣韻.平聲.之韻》:「釐,一曰福也。」

2.  賜予。《玉篇.里部》:「釐,《蒼頡》云:『賜也。』」《詩經.大雅.既醉》:「其僕維何?釐爾女士。」漢.毛亨.傳:「釐,予也。」《詩經.大雅.江漢》:「釐爾圭瓚,秬鬯一卣,告于文人。」漢.毛亨.傳:「釐,賜也。」

3.  祭祀之肉。《玉篇.里部》:「釐,亦祭餘肉也。」《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賈誼》:「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南朝宋.裴駰.集解:「徐廣曰:『祭祀福胙也。』」

4.  治理。《廣韻.平聲.之韻》:「釐,理也。」《書經.堯典》:「允釐百工,庶績咸熙。」漢.孔安國.傳:「釐,治。工,官。」《資治通鑑.卷一七一.陳紀五.宣帝太建六年》:「群臣表請,累旬乃止。命太子總釐庶政。」

5.  改正、改變。《後漢書.卷三四.梁統列傳》:「議者以為隆刑峻法,非明王急務,施行日久,豈一朝所釐?」《梁書.卷三八.列傳.賀琛》:「今若釐其風而正其失,易於反掌。」

6.  寡婦。通「嫠」。《孔子家語.卷二.好生》:「魯人有獨處室者,鄰之釐婦亦獨處一室。」三國魏.王肅.注:「釐,寡婦也。」晉.張協〈七命〉:「煢釐為之擗摽,孀老為之嗚咽。」

7.  當量詞:

(1)   計算長度之單位。公制一釐等於千分之一公尺。《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每發一箭,不差毫。」

(2)   計算地積之單位。一釐等於百分之一畝。

(3)   計算重量之單位。一釐等於千分之一兩。《醒世姻緣傳》第四九回:「夫人依他修合煆過的臍帶,稱重三分五,加了一分七硃砂,都與他陸續吃了。」

(4)   計算利率之單位。年利率一釐是本金百分之一,月利率一釐是本金千分之一。《醒世姻緣傳》第九回:「後來零碎把銀子還了他,也沒收一一分的利錢。」

8.  姓。《正字通.里部》:「釐,又姓,南北朝釐豔,見《氏族志》。」

()ㄒㄧ

福氣、吉祥。通「禧」。如:「春釐」、「恭賀年釐」。《史記.卷一○.孝文本紀》:「今吾聞祠官祝釐,皆歸福朕躬,不為百姓,朕甚愧之。」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或懷釐而謁帝,或披褐而負薪。」

A04260-021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漢語大字典.厂部》。

《重訂直音篇.卷六.厂部》。


#「」另兼正字。
=>」之異體。

A04260
A04260-004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部》。

《中文大辭典.部》。


A04260
A04260-005
部首筆畫  - 10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補遺.毛部》。


=>」之異體。

A04260
A04260-010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里部.釐字》引〈周強獨樂為文帝造象記〉。

《中華字海.里部》。


A04260
A04260-020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類篇.里部》。


A04260
A04260-009
部首筆畫  - 08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里部.釐字》引〈隋梁墓誌〉。

《中華字海.里部》。


A04260
A04260-007
部首筆畫  - 08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支韻.釐字》引〈唐王行滿聖教序記〉。


A04260
A04260-001
部首筆畫  - 08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里部》。


注音 (1)ㄌㄧˊ (2)ㄒㄧ
漢語拼音 (1)lí (2)xī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釐」之異體。《說文解字.里部》:「、家福也。從里,聲。」《集韻.平聲.之韻》:「。陵之切。《說文》:『家福也。』一曰:理也。或作。」《類篇.里部》:「。里之切,家福也。或作。」《正字通.里部》:「,同。見《集韻》。又別作,古鐘鼎文或作,或省作。《禮記.經解》作音訓同,來古音黎,舊本不知同一字,分里之、鄰溪二切,誤也。又古字亦有不必泥者,如之里下加邑、病複;之厘上省未、病略,皆為破體。《六書統》註從里、從邑,田邑皆所賜封,故謂之福。按此說迂甚。」按既為釐之或體,故定作「釐」之異體。

A04260
A04260-011
部首筆畫  - 09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里部.釐字》引〈造交龍碑象記〉。

《敦煌俗字譜.里部.釐字》引〈祕14.120.左2〉。

《中華字海.里部》。


A04260
A04260-017
部首筆畫  - 09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里部》。

《中華字海.里部》。


A04260
A04260-016
部首筆畫  - 09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里部》。

《中華字海.里部》。


A04260
A04260-012-1
部首筆畫  - 10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釐字》引〈魏元鑒墓誌〉。


A04260
A04260-003
部首筆畫  - 10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里部.字》。


注音 (1)ㄌㄧˊ (2)ㄒㄧ
漢語拼音 (1)lí (2)xī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釐」之異體。《說文解字.里部》:「、家福也。從里,聲。」《玉篇.里部》:「、力之切。書傳云:理也。《方言》云:『貪也。』《蒼頡》云:『賜也。』亦祭餘肉也。又音禧。」《四聲篇海.里部》:「、釐。二力之切。書傳云:理也。《方言》:『貪也。』《蒼頡》曰:『賜也。』亦祭餘肉也。又音禧字。」按《異體字例》云:「凡形多作。」釐之作,合於《異體字例》,故定作「釐」之異體。

A04260
A04260-015
部首筆畫  - 11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干祿字書.平聲》。

《中華字海.里部》。


A04260
A04260-013
部首筆畫  - 12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八畫.釐字》引〈隋陳叔榮墓誌〉。

《中華字海.里部》。


A04260
A04260-018
部首筆畫  - 12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之韻》。


A04260
A04260-008
部首筆畫  - 13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里部.釐字》引〈魏吳郡王蕭正表墓誌銘〉。

《中華字海.里部》。


A04260
A04260-002
部首筆畫  - 13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之韻.字》引〈魏孔羨碑〉。


注音 (1)ㄌㄧˊ (2)ㄒㄧ
漢語拼音 (1)lí (2)xī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釐」之異體。《說文解字.里部》:「、家福也。從里聲。」《隸辨.平聲.之韻》:「、〈魏孔羨碑〉:『降下上。』按《說文》從未,碑變從來。」按《異體字例》云:「凡形多作。」今釐作,正合《異體字例》,故定作「釐」之異體。

A04260
A04260-006
部首筆畫  - 14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里部》。

《彙音寶鑑.里部.二十一畫》。


A04260
A04260-019
部首筆畫  - 14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類篇.里部》。

《中華字海.里部》。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隸字源
平聲.七之.頁45.左
隸辨
卷一.平聲.七之.頁63.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平聲.頁5.右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六咍.湯來切.頁113
平聲.七之.陵之切.頁54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五.里部.頁8.右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頁191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六.居下平聲.頁518.右
檢字表.里部.頁292
角川漢和辭典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一.平聲.七之.頁40.左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9: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