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701A03701A03701A03701A03701
字號A03701正字 - 05 - 11 
說文釋形大徐本:,邑中道也。从行,术聲。(食聿切)
段注本:,邑中道也。从行,朮聲。(食聿切)
注音(一)ㄕㄨˋ (二)ㄙㄨㄟˋ
漢語拼音(一)shù (二)suì
釋義

()ㄕㄨˋ

1.道路。說文解字.行部:「術,中道也。」墨子.旗幟:「巷術周道者必為之門。門二人守之,非有信符,勿行。」晉.左思〈詠史〉詩八首之四:「冠蓋陰四術,朱輪竟。」

2.溝渠。禮記月令審端經術,善相丘陵。虞集撫州路樂安縣重修儒學記(池水)浚治寬衍而面勢益以明敞,引術自池上出,洋洋然有遊覽風詠之興焉。

3.法律、法令。商君書算地君子操權一正以立術禮記文王世子公族之罪,雖親不以犯有司,正術也

4.方法、策略。如:「戰術」、「權術」、「算術」。韓非子.定法:「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殺生之柄,課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執也。」明史.卷一二三.列傳.陳友諒:「友諒性雄猜,好以權術馭下。」

5.學問、技藝。如:「武術」、「美術」、「技術」。漢書.卷六八.霍光金傳.霍光:「然光不學亡術,闇於大理。」晉.陶淵明〈詠荊軻〉詩:「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唐.韓愈〈師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6.學說、主張。晏子春秋內篇雜上二六言有文章,術有條理。史記卷四九.外戚世家竇太后好黃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諸竇不得不讀黃帝》、老子》,尊其術後漢書.卷二八上.桓譚馮衍列傳.桓譚》:「臣譚伏聞陛下窮折方士黃白之術,甚為明矣。」

7.學習、實踐。禮記學記蛾子時術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九:必時術焉,無一時術也。

()ㄙㄨㄟˋ

古代位於郊外之行政區域,通「遂」。禮記.學記:「古之教者,家有,黨有,術有序,國有學。」

A03701
A03701-003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行部.術字》引〈隋常景墓誌〉。


A03701
A03701-002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質韻.術字》引〈北齊朱岱林墓誌銘〉。


A03701-006
部首筆畫  - 01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一表》。


=>」之異體。
=>」之異體。

A03701
A03701-004
部首筆畫  - 04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一畫.術字》引〈魏元液墓誌〉。

《敦煌俗字譜.行部.術字》引〈中4.34.下8〉。


A03701
A03701-005
部首筆畫  - 05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一畫.術字》引〈魏公孫略墓誌〉。


A03701
A03701-001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入聲.術韻.字》引〈北海相景君銘〉。


注音 (1)ㄕㄨˋ (2)ㄙㄨㄟˋ
漢語拼音 (1)shù (2)suì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術」之異體。「術」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行部》:「邑中道也。從行朮聲。」

」字見《隸辨.入聲.術韻》引〈北海相景君銘〉,《正字通.行部》則以為「術」之訛文,而《字彙補.行部》則以為「與『術』同。」

按:「術」之篆文其中從「朮」,與「米」形近易訛,是以顧藹吉於《隸辨》「」字下注曰:「《說文》『術』從朮,碑變作『米』。」說是;雖是訛字,然字書亦以為同,文獻有據,其為「術」之異體可從,故可收。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五.入聲.六術.頁676.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新加九經字樣
彳部.頁6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六至.徐醉切.頁475
入聲.六術.食律切.頁670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俗書刊誤
卷四.入聲.二質.頁557.下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彙音寶鑑
卷一.君下入聲.頁25.右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書法字彙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13: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