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麷」之異體。「麷」之篆文作「
」,段注本《說文解字.麥部》:「
麥也。從麥豐聲,讀若馮。」
「
」字見《龍龕手鑑.米部》,曰:「俗。音豐。」《武威漢簡.甲本.有司》:「
賁坐設于豆西。」今本《儀禮.有司》則作「麷
」,《漢語大字典.米部》乃以「麷」、「
」同字。
按:「麷」由「麥」、「豐」構形,「
」由「米」、「豊」構形。夫「麥」、「米」義近可通,「
」之或體作「
」(見《說文解字.米部》),是其例。又「豊」者當是「豐」之形近而誤省,非是行禮器之「豊」也。又由經典異文比對,知「麷」、「
」一字信然也,故可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