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由麥子研磨成粉或再加工而成之食品。如:「麵粉」、「麵條」。《說文解字.麥部》:「麪(麵),麥屑末也。」《南史.卷七九.夷貊列傳下.西域》:「寒暑與益州相似,備植九穀,人多噉麵及牛羊肉。」唐.張說〈奉和喜雪應制〉詩:「積如沙照月,散似麵從風。」唐.白居易〈寄胡餅與楊萬州〉詩:「胡麻餅樣學京都,麵脆油香新出爐。」
2. 泛指研磨成粉末狀之食品。如:「豆麵」、「玉米麵」、「藥麵兒」。《後漢書.卷八六.南蠻西南夷列傳.西南夷》:「句町縣有桄桹木,可以為麵。」
〔關鍵文獻〕
《字彙.米部》。
(一)
「」為「麵」之異體。《說文解字.麥部》云:「,麥末也,從麥丏聲。」隸變作「麪」。按:《集韻.去聲.霰韻》云:「麪,或從面。」《字鑑.去聲.霰韻》云:「麪,俗作、麵。」標準字體以「麵」為正字。今考《字彙.米部》云:「,俗麪字。」《正字通.米部》亦云:「,俗麪字。」後世字表如《康熙字典.米部》、《中文大辭典.米部》、《漢語大字典.米部》等皆據《字彙》或《正字通》定「」為「麪」之俗字。可知俗書「麪」字作「面」聲外,又有易「麥」為「米」而作「」者也。今以字書有據,故可收「」字為「麵」字之異體。
(二)
=>「」之異體。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一表》。
《龍龕手鑑.麥部》。
《中華字海.麥部》。
《重訂直音篇.卷四.麥部》。
《四聲篇海.麥部》。
《字彙.麥部》。
《中文大辭典.麥部》。
《宋元以來俗字譜.麥部》引〈金瓶梅〉。
《干祿字書.去聲》。
《漢語大字典.麥部》。
「麪」為「麵」之異體。麪,《說文解字.麥部》:「,麥末也。從麥、丏聲。」《字彙.麥部》收「麪」字,注云:「莫見切,音面。麥末。《六書正譌》別作麵,非。」《正字通.麥部》收「麪」字,說同《字彙》。《康熙字典.麥部》「麵」下云:「《正字通》俗麪字。」按:麵,從麥、面聲,音義與「麪」同,「麪」為篆文楷化形,麵為後起形聲字。今既定「麵」為正字,故「麪」當為「麵」之異體字。
《宋元以來俗字譜.麥部》引〈東牕記〉。
《玉篇.麥部.麪字》。
《類篇.麥部》。
《六書正譌.去聲.霰線韻》。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