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2735A02735A02735A02735A02735A02735A02735A02735A02735A02735A02735A02735A02735A02735
A02735A02735A02735A02735A02735A02735A02735A02735A02735A02735A02735A02735A02735A02735
A02735A02735
字號A02735正字 - 10 - 15 
說文釋形「皺」《說文》不錄。
注音ㄓㄡˋ
漢語拼音zhòu
釋義

1. 臉或皮膚因鬆弛而生摺紋。《玉篇.皮部》:「皺,面皺。」唐.李賀〈啁少年〉詩:「莫道韶華鎮長在,髮白面皺專相待。」《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有一個秀才,穿件天青粗布的馬褂,二藍粗布的大衫,滿臉皺紋,躬身曲背的踱進店來。」

2. 物體有摺痕。《齊民要術.卷五.漆》:「若不即洗者,鹽醋浸潤,氣徹則皺,器便壞矣。唐.張懷瓘〈二王書錄〉:「晉代裝書,真草渾雜,背紙皺起。蔚宗裝持,微為小勝。」元.張養浩〈山行〉詩:「花攲知雨力,水見風文。

3.   擠壓、收縮。南朝梁.陶弘景《周氏冥通記.卷一.五月事》:「此人始入戶,便皺面云:『居太近。』」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折:「韓厥為何自刎了?必然走了趙氏孤兒,怎生是好?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A02735
A02735-005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部》。

《字彙補.部》。

《中文大辭典.部》。


A02735
A02735-017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部》。


A02735
A02735-016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部》。


A02735
A02735-014
部首筆畫  - 05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皮部》。


A02735
A02735-004
部首筆畫  - 05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十五畫》引〈通俗小說〉等。


注音 ㄓㄡˋ
漢語拼音 zhòu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皺」之異體。

」之字形,見於《宋元以來俗字譜.十五畫》皺,引〈通俗小說〉、〈目連記〉等字作「」。亦見於《簡體字表》皱為皺之簡化字。今《異體字手冊.十畫》收「」為「皺」字。《大陸簡化字表.第三表》亦簡化「皺」為「」字。

」既為「皺」字通行之簡字,且今《異體字例》亦見「凡芻形多作」。則「」字亦合於《異體字例》之規範,收為「皺」之異體也。

A02735
A02735-009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皮部》。

《中華字海.皮部》。


A02735
A02735-010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皮部》。

《中華字海.皮部》。


A02735
A02735-015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皮部》。

《佛教難字字典.皮部》。


A02735
A02735-003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皮部》。


注音 ㄓㄡˋ
漢語拼音 zhòu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皺」之異體。

」之字形見於《龍龕手鑑.皮部》收「」同「皺」。《敦煌俗字譜.皮部》皺,亦收「」〈中81.749.下-6〉。今《異體字例》:「凡芻形多作」。則「皺」字左形從芻,亦作。故「」之字形合於《異體字例》之規範,可收「」為「皺」之異體。

A02735
A02735-021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廣韻.去聲.宥韻》。


A02735
A02735-028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七.皮部》。


A02735
A02735-012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皮部》。

《中華字海.皮部》。


A02735
A02735-007-1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十五畫》引〈古今雜劇〉。


A02735
A02735-024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皮部》引〈太平樂府〉等。


A02735
A02735-011
部首筆畫  - 07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皮部》。

《中華字海.皮部》。


A02735
A02735-004-1
部首筆畫  - 07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中華字海》收「」同「皱」。「皱」即「皺」的簡化字。「皺」字從「芻」,或形變為「」、「」與「」之筆畫相近,字書以「」同「皱」、「皺」。


注音 ㄓㄡˋ
漢語拼音 zhòu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皺」之異體。

」之字形,見於《四聲篇海.皮部》。《中華字海.皮部》引《篇海》收「」同「」。又收「」即「皺」的簡化字。

今據《宋元以來俗字譜.十五畫》皺,引〈通俗小說〉字作「」,又引〈古今雜劇〉、〈太平樂府〉字作「」。

則「皺」字從「芻」,或形變為「」、「」與「」之筆畫相近,從「皮」左右易位,此漢字常見。故今字書既以「」同「」、「皺」,乃收「」為「皺」之異體。

A02735
A02735-006
部首筆畫  - 07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皮部.皺字》。

《中文大辭典.皮部》。


A02735
A02735-026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革部》。


A02735
A02735-001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皮部》。


注音 ㄓㄡˋ
漢語拼音 zhòu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皺」之異體。《玉篇.皮部》皺,側救切。面皺。

《龍龕手鑑.皮部》皺,同。《字彙補.皮部》亦收「」。《康熙字典.備考.皮部》收「」與「皺」同。今《異體字手冊.十畫》皺,收「」為或體。另據《異體字例》:「凡芻形多作」。則「皺」之左形從芻,易換為,此「」之字形合於《異體字例》之規範,可收「」為「皺」之異體。

A02735
A02735-013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皮部》。

《中華字海.皮部》。


A02735
A02735-023
部首筆畫  - 09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皮部》。


A02735
A02735-029
部首筆畫  - 11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七.皮部》。


=>C08167」之異體。

A02735
A02735-002
部首筆畫  - 06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面部》。


注音 ㄓㄡˋ
漢語拼音 zhòu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皺」之異體。《玉篇.皮部》皺,面皺,側救切。

」之字形見於《龍龕手鑑.面部》收「」,云:「俗,音皺」。《字彙補.面部》,同皺。其後《康熙字典.備考.面部》亦收「」同「皺」。

據《異體字例》:「凡芻形多作」。故「皺」字之義為面皺,其右形從皮,乃易以字義相近之面代之,而左形從芻,亦作。以此分化為「」字,亦即「皺」之異體也。

A02735
A02735-025
部首筆畫  - 10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面部》。


A02735
A02735-018
部首筆畫  - 06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部》。


A02735
A02735-019
部首筆畫  - 06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部》。


A02735
A02735-008
部首筆畫  - 06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革部》。

《字彙補.革部》。

《漢語大字典.革部》。


A02735
A02735-022
部首筆畫  - 06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革部》。


A02735
A02735-020
部首筆畫  - 08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部》。


A02735
A02735-027
部首筆畫  - 08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革部》。

《漢語大字典.革部》。


=>C15882」之異體。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八尤.甾尤切.頁266
去聲.四十九宥.側救切.頁614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六.ㄐ上去聲.頁541.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1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