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悗 |
释义 | 悗 (一)mán 《廣韻》母官切,平桓明。元部。 ①迷惑;糊涂。《玉篇·心部》:「悗,惑也。」《吕氏春秋·審分》:「夫説以智通,而實以過悗。」王念孫雜志:「悗訓為惑,亦與通相反。」 ②烦闷。《靈樞經·五亂》:「清濁相干,亂于胸中,是謂大悗。」《本草綱目·序例·五味宜忌》:「肉病毋多食甘,多食令人悗心。」金李杲《脾胃論·長夏溼熱胃困尤甚用清暑益氣湯》:「致使心亂而煩,病名曰悗。悗者,心惑而煩亂不安也。」又指滞重。《靈樞經·百病始生》:「厥氣生足悗,悗生脛寒,脛寒則血脉凝滯。」 (二)mèn 《集韻》母本切,上混明。元部。 ①无心貌。《集韻·混韻》:「悗,廢忘也。」《莊子·大宗師》:「悗乎忘其言也。」成玄英疏:「悗,無心貌也。」《韓非子·忠孝》:「古者黔首悗密惷愚,故可以虚名取也。」陈奇猷集釋引舊注:「悗,忘情貌。」 ②孤独无匹貌。《集韻·混韻》:「悗,無匹皃。」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