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洫 |
释义 | 洫 《説文》:「洫,十里為成,成間廣八尺深八尺謂之洫。从水,血聲。《論語》:『盡力于溝洫。』」 (一)xù ㊀《廣韻》況逼切,入職曉。質部。 ①古井田制,成与成之间的水道。也泛指田间水沟。《説文·水部》:「洫,十里為成,成間廣八尺深八尺謂之洫。」《廣雅·釋水》:「洫,坑也。」《周禮·地官·遂人》:「凡治野,夫間有遂,遂上有徑;十夫有溝,溝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澮,澮上有道;萬夫有川,川上有路,以達於畿。」又《考工記·匠人》:「匠人為溝洫,耜廣五寸,二耜為耦,一耦之伐,廣尺深尺謂之甽;田首倍之,廣二尺深二尺謂之隧;九夫為井,井間廣四尺深四尺謂之溝;方十里為成,成間廣八尺深八尺謂之洫;方百里為同,同間廣二尋深二仞謂之澮。專達於川,各載其名。」《左傳·襄公十年》:「子駟為田洫。」杜預注:「洫,田畔溝也。」宋王安石《閔旱》:「平時溝洫今多廢,下户京囷久已空。」吴玉章《和朱总司令游南泥湾》:「川谷多开阔,沟洫导纡回。」 ②泛指河渠。晋王嘉《拾遺記·夏禹》:「禹盡力溝洫,導川夷岳。」《後漢書·鮑永傳附鮑昱》:「昱乃上作方梁石洫,水常饒足。」李賢注:「洫,渠也,以石為之,猶今之水門也。」清王士禛《文襄靳公墓誌銘》:「大江以北,盡失溝洫之舊,稍遇水旱,即同石田。」 ③护城河。《左傳·昭公三十二年》:「士彌牟營成周,計丈數,揣高卑,度厚薄,仞溝洫,物土方……以令役於諸侯。」《文選·張衡〈東京賦〉》:「謻門曲榭,邪阻城洫。」李善注引薛綜曰:「洫,城下池。」唐楊烱《少室山少姨廟碑銘》:「故知建都邑,正方位,畫崇墉,刳濬洫,心憑天地之險,然後四海為家。」 ④空出。《管子·小稱》:「是以長者斷之,短者續之,滿者洫之,虚者實之。」尹知章注:「洫,虚也。長、滿者,人所忌,故或斷之,或虚之。」 ⑤败坏。《莊子·則陽》:「與世偕行而不替,所行之備而不洫。」陸德明釋文:「洫,王云:敗壞也。」王先谦集解:「與物偕行而無所替廢,所行皆備而無所敗壞,所謂無為而無不為也。」 ⑥小水。《太玄·達》:「大達無畛,不要止洫。」范望注:「洫,小水也。」 ㊁《集韻》呼狊切,入錫曉。 古水名。即今贯穿河北省东北部的滦河,上源在内 古自治区称闪电河。《集韻·錫韻》:「洫,水名,在漁陽 《漢書·地理志下》:「(漁陽郡白檀)洫水出北蠻夷。」按:白檀在今河北省滦平县。 (二)yì 《集韻》弋質切,入質以。錫部。 同「溢」。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