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洟 |
释义 | 洟 《説文》:「洟,鼻液也。从水,夷聲。」 tì 《廣韻》他計切,去霽透。又以脂切。脂部。 ①鼻涕。《説文·水部》:「洟,鼻液也。」段玉裁注:「古書弟、夷二字多相亂,於是謂自鼻出者曰涕,而自目出者别製淚字,皆許不取也。」《易·萃》:「齎咨涕洟,无咎。」陸德明釋文引鄭玄注:「自目曰涕,自鼻曰洟。」《資治通鑑·陳武帝永定元年》:「帝有時洟出,浚責帝左右曰:『何不為二兄拭鼻!』」胡三省注:「鼻液曰洟。」 ②擤鼻涕;流鼻涕。《禮記·内則》:「(在父母舅姑之所)升降出入……不敢唾洟。」宋顔太初《東州逸党》:「至今西晋書,讀之堪涕洟。」明張煌言《旅愁》:「故園花候又辛夷,夢自惺忪涕自洟。」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