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隩 |
释义 | 隩 《説文》:「隩,水隈崖也。从𨸏,奥聲。」 yù 《廣韻》於六切,入屋影。又烏到切。沃部。 ①水涯深曲处。《爾雅·釋丘》:「隩,隈。厓内為隩,外為隩。」漢蔡邕《樊惠渠頌序》:「陽陵縣東,其地衍隩。」《文選·郭璞〈江賦〉》:「揚皜毦,擢紫茸。蔭潭隩,被長江。」李善注:「《爾雅》曰:『隩,隈也。』郭璞曰:『今江東呼為浦。』李周翰注:「隩,曲也。」《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十一》:「其水漸且出峽,當前坳尖山之隩矣。」 ②藏。《玉篇·阜部》:「隩,藏也。」《文選·鮑照〈蕪城賦〉》:「重江複關之隩,四會五達之莊。」李善注引《蒼頡篇》:「隩,藏也。」 ③通「奥(ào)」。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孚部》:「隩,叚借為奥。」 ④可以定居的地方。也作「墺」。《集韻·屋韻》:「墺,《説文》:『四方土可居也。』或从𨸏。」《書·禹貢》:「九州攸同,四隩既宅。」孔穎達疏:「室隅謂之隩,隩是内也。人之造宅為居至其隩内,遂以隩表宅。」按:《玉篇·土部》引「隩」作「墺」。漢張衡《東京賦》:「掩觀九隩,靡地不營。」《南史·謝弘微傳附謝莊》:「寧二都智之所産,七隩愚之所育?實遇與不遇,用與不用耳。」清顧炎武《日知録》卷十:「祈因夷隩,先王之所以處人民也。」 ⑤通「燠」。热;暖。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孚部》:「隩,叚借為燠。」《書·堯典》:「厥民隩,鳥獸氄毛。」陸德明釋文:「隩,馬云:『煖也。』」按:《史記·五帝本紀》作「燠」。《農政全書·農事·授時》:「以北方昴星之中正仲冬,則厥民隩。」 ⑥古州名,在今山西省河曲县东北。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山西二·太原府》:「河曲縣,府西北四百八十里……唐嵐州宜芳縣地。北漢劉崇置雄勇鎮。宋太平興國七年,改置火山軍,移治於鎮西三十里;治平四年,又置火山縣,縣尋廢。金大定二十二年,升為火山州,尋又改為隩州。貞元初,置河曲縣,取河千里一曲之意。」清查繼佐《罪惟録·地理志·太原府》:「保德州,元併入隩、苞二州,明降縣,復陞。」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