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竹、木或塑膠筒等材料併排編成,用以渡河或航行之簡易交通工具。《廣韻.入聲.月韻》:「筏,大曰筏,小曰浮,乘以渡水。」《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蕭雲仙見無船隻可渡,忙叫五百人旋即砍伐林竹,編成筏子。」
〔關鍵文獻〕
《廣韻.入聲.月韻》。
(一)
「」為「筏」之異體。筏,不見於《說文》而見於《玉篇.竹部》。《龍龕手鏡.竹部》:「筏,音伐,小曰桴,大曰筏,乘之渡水也。」另以「」為「」之俗字。,段注本《說文解字.木部》:「,海中大船,從木發聲。」段玉裁注云:「《說文》所說者古義,今義則同筏也。」蓋《廣韻.入聲.月韻》即以「」同「筏」,《集韻.入聲.月韻》即以「、、筏、」等同為一字。《字彙.木部》、《正字通.木部》皆謂「」同「筏」,乃據以收錄。
(二)
=>「橃」之異體。
《龍龕手鑑.舟部》。
《康熙字典.備考.舟部》。
《漢語大字典.舟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