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傍晚、日落時分。《說文解字.夕部》:「夕,莫也。」清.段玉裁.注:「莫者,日且冥也。日且冥而月且生矣。」《周禮.天官.宮正》:「為之版以待,夕擊柝而比之。」宋.歐陽修〈採桑子.殘霞夕照西湖好〉詞:「殘霞夕照西湖好,花塢蘋汀,十里波平。」 2. 泛指夜晚。如:「終夕不寐」、「一夕長談」。《詩經.唐風.綢繆》:「今夕何夕,見此良人。」清.洪昇《長生殿》第二齣:「此夕歡娛,風清月朗,笑他夢雨暗高唐。」 3. 西面、西方。三國魏.應璩〈與滿公琰書〉:「徒恨宴樂始酣,白日傾夕,驪駒就駕,意不宣展。」《周書.卷二五.列傳.李賢》:「而賊營壘四合,無因入城。候日向夕,乃偽負薪,與賊樵采者俱得至城下。」 4. 向西、偏西。《詩經.王風.君子于役》:「雞棲于桀,日之夕矣。」唐.皇甫枚〈王知古〉:「及乎霰開雪霽,日將夕焉,忽有封狐突起於知古馬首,乘酒馳之數里,不能及。」 5. 時節之末。《尚書大傳.卷二.洪範五行傳》:「歲之夕、月之夕、日之夕,則庶民受之。」《荀子.禮論》:「然後月朝卜日,月夕卜宅,然後葬也。」楊倞.注:「月朝,月初也;月夕,月末也。」 6. 姓。三國蜀有夕斌。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穸」之異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