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628A00628A00628A00628A00628A00628A00628A00628A00628A00628A00628A00628A00628A00628
A00628A00628A00628A00628A00628A00628A00628
字號A00628正字 - 09 - 12 
說文釋形大徐本:,樂也。从,从口。凡喜之屬皆从喜。,古文喜,从欠,與歡同。(虛里切)
段注本:,樂也。从壴,从口。凡喜之屬皆从喜。,古文喜,从欠,與歡同。(虛里切)
注音(一)ㄒㄧˇ (二)ㄒㄧ (三)ㄔˋ
漢語拼音(一)xǐ (二)xī (三)chì
釋義

()ㄒㄧˇ

1.  快樂、喜悅。如:「歡喜」、「驚喜」。《說文解字.喜部》:「喜,樂也。」《詩經.小雅.菁菁》:「既見君子,我心則喜。」《史記.卷二三.禮書》:「或言古者太平,萬民和喜,瑞應辨至。」

2.  吉祥之事。如:「道喜」、「賀喜」。《周禮.秋官.大行人》:「賀慶以贊諸侯之喜,致禬以補諸侯之烖。」《國語.魯語下》:「夫義人者,固慶其喜而弔其憂,況畏而服焉?」唐.徐夤〈鵲〉詩:「香閨報喜行人至,碧漢填河織女回。」

3.  結婚之意。如:「喜帖」、「喜宴」、「喜酒」、「喜餅」。

4.  稱婦人懷孕。如:「有喜」、「害喜」。《紅樓夢》第一○回:「叫大夫瞧了,又說並不是喜。」

5.  愛好。如:「好大喜功」、「喜新厭舊」。《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唐.白居易〈彈秋思〉詩:「近來漸喜無人聽,琴格高低心自知。」

6.  物性之偏向。《荀子.成相》:「冬伏而夏游,食桑而吐絲,前亂而後治,夏生而惡暑,喜溼而惡雨。」明.方以智《物理小識.卷九.草木類.松》:「其性喜乾,初種惡蟻。」

7.  舊時稱幼童出痘為「喜」。《紅樓夢》第二一回:「姐兒發熱,是見喜了,並非別症。」

8.  姓。如元代有喜同。

()ㄒㄧ

1.  嬉遊。通「嬉」。《墨子.號令》:「各上喜戲,居處不莊。」

2.  光明貌。通「熙」。《文選.揚雄.劇秦美新》:「百工伊凝,庶績咸喜。」唐.李善.注:「喜與古熙字通。」

()ˋ

酒食。通「饎」。《詩經.豳風.七月》:「饁彼南畝,田畯至喜。」漢.鄭玄.箋:「喜讀為饎。饎,酒食也。」

A00628
A00628-024
部首筆畫  - 10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口部》引〈目連記〉。


A00628
A00628-020
部首筆畫  - 1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喜字》引〈齊李琮墓誌〉。


A00628
A00628-023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口部》引〈古今雜劇〉。


A00628
A00628-030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口部》。


A00628
A00628-015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喜字》引〈魏元顯魏墓誌〉。

《中華字海.口部》。


A00628
A00628-005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漢簡文字類編.口部》。


A00628
A00628-016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喜字》引〈魏李挺墓誌〉。

《中華字海.土部》。


A00628
A00628-003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俗書刊誤.卷二.上聲.紙韻》。


注音 ㄒㄧˇ
漢語拼音
研訂者 曾榮汾
內容

」為「喜」之異體。喜字,《說文解字.喜部》云:「,樂也。從壴從口。」然則,字本從壴。俗寫訛成「」,上作「吉」,下作「古」。推其演變之例,當為書寫筆順便易所致,《中國書法大字典.口部.喜》引王羲之書跡,即作「」。《敦煌俗字譜.口部》所收字形亦有如此者,《俗書刊誤.卷二.上聲.紙韻》云:「喜,俗作,非。」《宋元以來俗字譜.口部》引《古今雜劇》「喜」亦作「」。文獻既然有據,收為異體可也。

A00628
A00628-029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口部》。


A00628
A00628-017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喜字》引〈隋羊瑋墓誌〉。

《中華字海.土部》。


A00628
A00628-010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止韻.喜字》引〈孫叔敖碑〉。

《中華字海.土部》。


A00628
A00628-001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口部》。


注音 ㄒㄧˇ
漢語拼音
研訂者 曾榮汾
內容

」為「喜」之異體。喜,小篆作,《說文解字.喜部》云:「喜,樂也。從壴從口。」依其字構,上從壴,下從口,然後世俗寫「壴」常變易作「」,如《玉篇.喜部》:「喜」字即作「」,《集韻.上聲.止韻》亦如是。《字鑑.上聲.止韻》「喜」字下注云:「從壴從口。壴音樹,嘉字上亦從壴。俗作、嘉。」《字彙.口部》云:「喜,從壴,俗作,誤。」推其變異之因,當是書寫便易所致,版刻字形承襲之。後俗寫之形,已難窺從壴原形,唯文獻既然有據,收為異體可也。

A00628
A00628-006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士部》。

《中文大辭典.口部》。


A00628
A00628-007
部首筆畫  - 14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喜部.喜字》。

《康熙字典.弓部》。

《中文大辭典.弓部》。


A00628
A00628-028
部首筆畫  - 14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喜部》。

《正字通.口部》。

《中華字海.弓部》。


A00628
A00628-031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心部》。


A00628
A00628-012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口部.喜字》引〈唐老君石象碑〉。

《中華字海.士部》。


=>」之異體。

A00628
A00628-013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心部.喜字》引〈魏龍門陃文造象題名〉。


A00628-008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喜字》引〈魏龍門陃文造象題名〉。

《龍龕手鑑.心部》。

《正字通.心部》。


=>」之異體。

A00628-002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心部》。


#「」另兼正字。

注音 ㄒㄧˇ #ㄒㄧˋ
漢語拼音 xǐ #xì
研訂者 曾榮汾
內容

」音ㄒˇ時,為「喜」之異體。《說文解字》「喜」、「」兩收,「喜」字下云:「樂也,從壴從口。」虛里切。「」字下云:「說也。從心從喜,喜亦聲。」虛記切。本為二字,段玉裁於「」字下注云:「說者,今之悅字。樂者,無所箸之詞;悅者,有所箸之詞。口部『嗜』下曰:『欲之也。』然則,與嗜義同,與喜樂義異。淺人不能分別,認為一字,喜行而廢矣。顏師古曰:『喜下施心,是好之意。」如據段說,則喜為喜樂義,音ㄒˇ好義,音ㄒˋ。二字本有所別,然後代混用為一,好字亦作喜矣。《字彙.心部》云:「:同喜。」文獻既然有據,收為「喜」之異體可也。然其音ㄒˋ時,亦可獨立為正字。

#「」另兼正字。

A00628
A00628-011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紙韻.喜字》引〈漢楊孟文石門頌〉。


A00628
A00628-026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零卷.欠部.字》。


=>」之異體。

A00628-004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上聲.止韻》。


#「」另兼正字。
=>C05701」之異體。

注音 (一)ㄒㄧˇ (二)(1)ㄒㄧ (2)ㄧˇ (3)ㄏㄡˋ #ㄒㄧ
漢語拼音 (一)xǐ (二)(1)xī (2)yǐ (3)hòu #xī
研訂者 曾榮汾
內容

()

「歖」為「喜」之異體。大徐本《說文》於「喜部」「喜」字下重文收「」,云:「古文喜,從欠,與歡同。」據此,則歖為喜古文之隸定字形,收為異體可也,《集韻.上聲.止韻.喜》云:「喜,《說文》:『樂也。』或從欠。」正承《說文》而來。然「歖」字若據段注《說文解字.喜部》「喜」字下重文收「」,隸定形當作「」,與大徐本不同,唯後代字書多從大徐,故仍收「歖」為「喜」之異體。

#「」另兼正字。

()

=>C05701」之異體。

A00628
A00628-022
部首筆畫  - 03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口部》引〈通俗小說〉。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上聲.六止.頁253.左
去聲.七志.頁363.左
隸辨
卷六.偏旁.頁847.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上聲.頁9.右
五經文字
喜部.頁81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七志.許記切.頁485
上聲.六止.許巳切.頁324
去聲.七志.昌志切.頁483
平聲.七之.虛其切.頁55
平聲.七之.虛其切.頁56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三.上聲.六止.頁49.右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二.上聲.二紙.頁549.上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古今正俗字詁
卷上.頁93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六.居上上聲.頁510.右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5:4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