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ㄒㄧˇ 1. 快樂、喜悅。如:「歡喜」、「驚喜」。《說文解字.喜部》:「喜,樂也。」《詩經.小雅.菁菁》:「既見君子,我心則喜。」《史記.卷二三.禮書》:「或言古者太平,萬民和喜,瑞應辨至。」 2. 吉祥之事。如:「道喜」、「賀喜」。《周禮.秋官.大行人》:「賀慶以贊諸侯之喜,致禬以補諸侯之烖。」《國語.魯語下》:「夫義人者,固慶其喜而弔其憂,況畏而服焉?」唐.徐夤〈鵲〉詩:「香閨報喜行人至,碧漢填河織女回。」 3. 結婚之意。如:「喜帖」、「喜宴」、「喜酒」、「喜餅」。 4. 稱婦人懷孕。如:「有喜」、「害喜」。《紅樓夢》第一○回:「叫大夫瞧了,又說並不是喜。」 5. 愛好。如:「好大喜功」、「喜新厭舊」。《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唐.白居易〈彈秋思〉詩:「近來漸喜無人聽,琴格高低心自知。」 6. 物性之偏向。《荀子.成相》:「冬伏而夏游,食桑而吐絲,前亂而後治,夏生而惡暑,喜溼而惡雨。」明.方以智《物理小識.卷九.草木類.松》:「其性喜乾,初種惡蟻。」 7. 舊時稱幼童出痘為「喜」。《紅樓夢》第二一回:「姐兒發熱,是見喜了,並非別症。」 8. 姓。如元代有喜同。 (二)ㄒㄧ 1. 嬉遊。通「嬉」。《墨子.號令》:「各上喜戲,居處不莊。」 2. 光明貌。通「熙」。《文選.揚雄.劇秦美新》:「百工伊凝,庶績咸喜。」唐.李善.注:「喜與古熙字通。」 (三)ㄔˋ 酒食。通「饎」。《詩經.豳風.七月》:「饁彼南畝,田畯至喜。」漢.鄭玄.箋:「喜讀為饎。饎,酒食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