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255A03255A03255A03255A03255A03255
字號A03255正字 - 00 - 06 
說文釋形

大徐本:,頰毛也。象毛之形。《周禮》曰:「作其鱗之而。」凡而之屬皆从而。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髵,非是。」(如之切)
段注本:,須也。象形。《周禮》曰:「作其鱗之而。」凡而之屬皆从而。(如之切)

注音ˊ
漢語拼音ér
釋義
1. 兩頰上的毛段注本《說文解字.而部》:「而,須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
2. 當代詞:
(1)你。《詩經.大雅.桑柔》:「嗟爾朋友,予豈不知而作!」漢.鄭玄.箋:「而猶女也。」《左傳.定公十四年》:「夫差!而忘越王之殺而父乎?」
(2)我。《戰國策.趙策一》:「豫讓拔劍三躍,呼天擊之曰:『而可以報知伯矣。』」《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聶政》:「前日所以不許仲子者,徒以親在,今不幸而母以天終,仲子所欲報仇者為誰?請得從事焉!」
3.當動詞:
(1)至、到。如:「自南而北」、「自壯而老」。
(2)能、可以。《戰國策.齊策六》:「齊多知而解此環不?」《淮南子.原道》:「行柔而剛,用弱而強。」
4.當介詞:
(1)之、的。《論語.憲問》:「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淮南子.人間》:「虞之與虢,相恃而勢也。」
(2)以。如:「從今而後」、「自此而下」。《易經.繫辭上》:「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孟子.盡心下》:「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
5.當副詞:
(1)才、始。表時間。《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嘻!甚矣憊!雖然,吾今取此然後而歸爾。」
(2)猶。《論語.陽貨》:「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孟子.告子下》:「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6.當連接詞:
(1)和、與。《論語.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哀樂而樂哀,皆喪心也。」
(2)並且。《書經.皋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安民則惠,黎民懷之。能哲而惠,何憂乎驩兜?」《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3)則、就。《易經.繫辭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左傳.襄公十八年》:「諸侯方睦於晉,臣請嘗之。若可,君而繼之。」
(4)如、若。《論語.為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5)因而、所以。《左傳.成公八年》:「謂汶陽之田,敝邑之舊也,而用師於齊,使歸諸敝邑。」漢.劉向《說苑.卷一九.脩文》:「情動於中,而形於聲。」
(6)然而、但是、卻。表轉折之意。《論語.學而》:「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孟子.離婁下》:「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
(7)尚且。《莊子.天道》:「夫天地至神,而有尊卑先後之序,而況之道乎?」《淮南子.人間》:「夫一麑而不忍,又何況於人乎?」
7.當語助詞:
(1)用於句末,相當於「兮」。《詩經.齊風.著》:「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華乎而!」《論語.微子》:「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2)用於句首,相當於「豈」。《論語.顏淵》:「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左傳.昭公十三年》:「諸侯事晉,未敢攜貳,況衛在君之宇下,而敢有異志?」
(3)用於形容詞或副詞的語尾,無義。《左傳.文公十七年》:「鋌而走險,何能擇?」
8.二一四部首之一。
A03255
A03255-004
部首筆畫  - 07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而部.而字》引〈宋張釜弟一山題名〉。


A03255
A03255-005
部首筆畫  - 02 - 04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A03255
A03255-003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之韻.而字》引〈三公山碑〉。


A03255
A03255-002
部首筆畫  - 00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之韻.而字》引〈仙人唐公房碑〉。


A03255
A03255-006
部首筆畫  - 00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六畫.而字》引〈唐上護軍朝議郎行邛州蒲江縣令蕭慎墓誌〉。


A03255
A03255-001
部首筆畫  - 01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之韻.而字》引〈東海廟碑〉。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平聲.七之.頁42.右
隸辨
卷一.平聲.七之.頁59.右
卷六.偏旁.頁909.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七之.人之切.頁52
平聲.十七登.奴登切.頁253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平聲.四支脂之韻.頁18.左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彙音寶鑑
卷六.居下平聲.頁522.右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一.平聲.七之.頁39.右
卷一.平聲.七之.頁39.右
書法字彙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5: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