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ㄋㄞˋ
古時只剃去鬢鬚而不剃髮的一種刑罰,同「耐」。《說文解字.而部》:「耏,罪不至髡也。……耐,或从寸。」
=>「耐」之異體。
(二)ㄦˊ
1. 頰上的鬚毛。《玉篇.彡部》:「耏,頰須。」《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沙漠之北,蔥嶺之西,冒耏之類,跋涉懸度。」《新唐書.卷二二一.西域列傳下.波斯》:「祠夕,以麝揉蘇,澤耏顏鼻耳。」
2. 姓。如漢代有耏跖。
〔關鍵文獻〕
《正字通.而部》。
「」為「耏」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彡部》作「」,云:「罪不至髡也。從彡而,而亦聲。」注云:「彡,拭畫之意;此字從彡而,彡謂拂拭其而去之,會意字也,而亦聲,如之切。大徐奴代切非是。」故《玉篇.彡部》云:「耏,如時切,頰須。又獸多毛。」今考《字彙.而部》云:「耏,古而字,多鬚貌。」又云:「,同耏。」《正字通.而部》亦云:「耏,與而同,多鬚貌。」又云:「,俗字,宜刪。」「」字既為「耏」之俗字,故可收為「耏」字之異體。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