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ㄔㄜˋ 1. 車輪碾過所留下之痕跡。如:「車轍」。大徐本《說文解字.車部.新附》:「轍,車跡也。」《左傳.莊公十年》:「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莊子.外物》:「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2. 途徑、路數。如:「重蹈覆轍」、「如出一轍」。清.顧炎武〈復張又南書〉:「倘逖聽不察,以為自立壇坫,欲以奔走天下之人,則東林覆轍。」《紅樓夢》第一回:「但我想歷來野史皆蹈一轍,莫如我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別緻,不過只取其事體情理罷了,又何必拘拘於朝代年紀哉。」 3. 法則、原則。晉.陶淵明〈詠貧士〉詩七首之一:「量力守故轍,豈不寒與饑。」《隋書.卷六.禮儀志一》:「殷、周所以異軌,秦、漢於焉改轍。」 (二)ㄓㄜˊ 1. 辦法、主意。如:「遇到這種情況,他就沒轍了。」 2. 歌詞、戲曲所押的韻。如:「合轍」、「十三轍」。 3. 「找轍」:尋找藉口,以掩飾過失。如:「她努力找轍,希望能因此不受到懲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