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茅草覆蓋房頂。《說文解字.艸部》:「葺,茨也。」又《說文解字.艸部》「茨」字:「茨,以茅葦蓋屋。」《楚辭.屈原.九歌.湘夫人》:「築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
2. 修補。如:「修葺」。《玉篇.艸部》:「葺,修補。」《左傳.昭公二十三年》:「叔孫所館者,雖一日,必葺其牆屋。」
3. 累積、重疊。《楚辭.屈原.九章.悲回風》:「魚葺鱗以自別兮,蛟龍隱其文章。」漢.王逸.注:「葺,累也。」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四.艸部》。
《歷代書法字彙.艸部》。
《偏類碑別字.艸部.葺字》引〈唐樂達墓誌〉。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佛教難字字典.艸部》。
《碑別字新編.十三畫.葺字》引〈唐臨高寺碑〉。
《碑別字新編.十三畫.葺字》引〈隋龍藏寺碑〉。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